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关注民生

雷营子村“变形记”

2022年08月02日08:34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盛夏午后,坐上村里的观光小火车,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落在身上,左手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右手边是依山而建的各种旅游设施。清风拂过,带来阵阵清凉和欢声笑语,让人好不惬意。

  这里是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的雷营子村,小山村位于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的交界地带,整个村庄分布在长约18公里的沟域内,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10年前,这个山林茂密、风景秀美的小山村,还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全村164户,贫困户就达到66户,而如今——

  “如今我们是‘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2900元,到现在突破了2万元。以前村里留不住人,村里成了空心村,现在村里掀起了‘回村潮’,就连村里的大学生,也回到了村里的旅游公司上班!”雷营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平自豪地说。

  从“贫困村”到“旅游村”,小山村雷营子的“变形记”,还要从一条路说起。

  2012年,当地交通部门有个给村里修路的项目,修路资金60%来自财政奖补,剩下40%需要村里自筹,可村里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钱。只有村里通了路,经济才能发展,张平明白这个道理,更知道机会难得,于是和村两委班子商量,自己垫付了70万元的修路自筹款,村里就此解决了各村小组之间的道路硬化问题。“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并不过时,恰逢镇上鼓励各村发展乡村旅游,小山村雷营子就此开始“蝶变”。

  2012年,为了发展乡村旅游,村里特意召开村民大会。搞乡村旅游、开农家乐、卖农副产品……张平和村民们激情洋溢地说了村里的未来发展规划,可从没接触过这些的村民还是抱着保守的态度。回来后张平寻思,村民不了解,不能逼着村民干,不如村委会先试先行,干得好再让大家跟着干。于是村委会买了村里两处“空心房”,修缮一番后,由村里做饭的师傅当大厨,村干部当服务员,雷营子村第一家农家乐就此开了张。

  “农家乐第一年我们就挣钱了!咱这有山有水又素净,政府也支持我们,经常给农家乐介绍客源!”张平说,有了村委会“打样”,村民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第二年村里农家乐就发展到6家,到现在全村民宿、农家乐已经发展到了29家。

  雷殿玉是雷营子村2组村民,2016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看着村里乡村旅游发展一片大好,2017年雷殿玉也回到村里办起了民宿。从工地小工到民宿老板,雷殿玉放下大锤开始接待南来北往的游客。“民宿刚开业时,我看到客人就紧张,和他们说话都哆嗦。”雷殿玉说,民宿建成初期,由于缺乏经营经验,半个月才迎来2位客人。

  了解到雷营子村有许多像雷殿玉一样的新手面临着经营难题,喀喇沁旗市场监管局免费为他们提供了管理经营、安全卫生、服务接待等方面的培训。雷殿玉说:“参加培训后,我知道了怎么规范客房装饰、怎么接待客人。服务提升了,客人也越来越多。”如今,雷殿玉早已脱了贫,小两口年收入能达8万元,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看着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村委会抓住时机,充分发挥风光秀美、历史厚重、是革命老区的优势,全力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先后成立了好客雷营子文化旅游公司和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建设打造了各式游玩设施、手工体验以及红色教育培训等项目,形成了“乡村旅游+党建” “乡村旅游+文化休闲” “乡村旅游+亲子体验” “乡村旅游+竞技拓展”的发展格局。

  现在每到周末,雷营子村的游乐场、开心牧场等游乐设施的门票收入就能达到15万元左右。2021年,到雷营子村旅游的人数超17万人次,全村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67.5万元。

  “在内蒙古,雷营子的乡村旅游不是做得最完美的,但是我们村民的幸福感很强,大家对未来的发展后劲也很有信心!”张平说。(记者 高慧 金泉)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