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关注民生

一水多用 一田多收

稻田里有了增收新“伙伴”

2022年07月13日08:16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乌力吉木仁把河蟹放养在稻田里。

  夏日,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的水稻田里微风轻拂,稻秧摇曳。

  在混都冷嘎查,水稻种植能手乌力吉木仁一边在田间忙碌,一边等待着一批特殊的“客人”——河蟹。“原来就有稻田养鱼、养鸭的经验,这次试试在稻田里养河蟹,效益肯定差不了。”乌力吉木仁乐呵呵地说。

  不只是乌力吉木仁,乌兰哈达镇的许多村民都想尝试稻蟹共养,“一水多用、一田多收”已经成为广大种植户的共识。

  为了唱响稻渔综合种养新旋律,该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为种植户提供养殖所需的河蟹。7月9日下午,从外地运抵的6000斤河蟹顺利到达乌兰哈达镇。提前两三个小时就来等待领取河蟹的村民们聚在乌兰哈达镇高根营子嘎查的稻田旁,一边讨论着今年水稻的长势,一边商议着稻田养蟹的技巧。

  稻田里有了增收新“伙伴”,村民们兴奋不已。卸车、过秤、分发……领到河蟹的村民迫不及待地将河蟹放养到水田里。看着一只只螃蟹挣脱了束缚往水里钻,大家都欣喜地观望着。

  乌力吉木仁不仅在2014年带头成立了东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了20多户农民入社,还在2020年成立内蒙古那日麦生态休闲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打响了自己的稻米品牌。这次,他计划把螃蟹放养到500亩水稻田里。“稻田里养殖河蟹之后,就不再撒农药了,更生态。而且,螃蟹的排泄物可以给土壤增加天然的肥力,促进水稻增产。你想,河蟹都能长得健健康康,咱那稻米能不‘绿色’吗?”乌力吉木仁对于自己的稻米品质更有信心了。

  “这次我们共引进了6000斤河蟹苗,分发给全市的水稻种植大户和合作社,探索一水两用的高效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实现水稻免除草、免除虫,还将进一步提升水稻的品质,让农户增产增收。”乌兰浩特市农牧和科技局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水产股负责人王守峰介绍说。

  据了解,2022年兴安盟稻渔综合种养项目计划推广15万亩,种养模式围绕稻-鲤商品鱼、稻-鲤鱼种唱“主角”,稻-蟹、稻-虾、稻-鳅为“配角”,稻-特种鱼为“新人”的思路展开,持续探索兴安盟稻渔综合种养新品种。(记者 韩雪茹 实习生 谭艳丽)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内蒙古农产品远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锡林郭勒盟多伦县金池水产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早早就开始忙碌起来,烘烤、挑拣、装箱,一箱箱冻烤公鱼整齐码放,等待装运出口。 特色水产品“跃”出多伦“游”向世界。…
7项举措打造京呼区域合作升级版
  记者从自治区乡村振兴局获悉,呼和浩特市采取健全制度、争取资源、培育产业、万企兴万村、消费帮扶、劳务就业、人才交流等7项举措,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东西部协作,携手打造京呼区域合作升级版。 据悉,京呼两地健全高层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事项集中会办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形成京呼区域合作的强大合力;协调北京市门头沟区与武川县学校、医院开展结对帮扶,争取和引导帮扶单位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支持与合作;围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现代化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六大产业集群”,引进产业链重大项目和资本,培育生态型现代产业集群,逐步实现“东融、西联、南通、北开”的发展格局;鼓励引导北京市更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实现结对帮扶向多领域、多元化拓展;积极推动武川县与北京市门头沟区组建消费帮扶联盟体,建设面向首都的消费帮扶仓储物流基地,实现京蒙两地消费帮扶产品一体化配送,支持连锁超市等商贸流通企业设立呼和浩特市绿色农特产品销售专区;制定出台本市劳动力赴京就业补贴、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政策,协调北京市做好呼市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事宜;建立人才交流合作长效机制,坚持选优派强,实现干部人才双向挂职交流常态化,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及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补齐人才短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