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内蒙古
绿满山川迎客来
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巴润哈岱村花卉基地。赵鑫磊摄 |
天蓝水碧,花香鸟鸣。眼前的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黄河岸边,民居古朴,村庄宁静,农田井然,阡陌相通,清风徐来,宛若画中。
大河奔涌,于此蜿蜒。黄河自青海腹地发源,至此已到中游。在这里,黄河与草原相拥,划出数道优美的弧线。
殊不知,这里曾饱受水土流失的困扰。准格尔旗素有“七山二沙一分田”之称,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水蚀风蚀并存,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提到水土“变脸”,这里的人们大都记得“泥腿乡长”邬存发。
邬存发的家乡地处黄河二级支流十里长川上游。“山是秃瓢瓢,沟是深壕壕,地是窄条条”,这是20世纪70年代邬存发所在的地区农民生存条件的真实写照。“那时候这里的植被覆盖率不到一成,亩产不足百斤,人均收入不足70元。”今年77岁的邬存发回忆起往事,眉头皱了皱。
1980年,时任巴润哈岱乡副乡长邬存发来到十里长川的支流五不进沟,开始蹲点搞试点,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乡亲们“倒山种田”的习惯。在水土保持专家指导下,邬存发带领村民到山顶挖“鱼麟坑”种松树,半坡建水平梯田种果树,沟底缩河造地打大坝,“我们当时把这个叫做: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邬存发笑着说。
有一年,当地突降大雨,正往田里赶的邬存发被洪水冲走50多米,整个人成了泥人。爬起来,用手抹了一把脸,又继续投入到了抢险保田中,“泥腿乡长”由此得名。
1994年,巴润哈岱全乡220平方公里全部实施水保治理,全乡林草保存面积25万亩,各一级支沟泥沙含量几近为零,被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评价为“黄河流域一枝花”。
“那时候不觉得苦和累,看到老百姓有地种,有收入,恨不得再打上几个坝,再栽上几苗树。”邬存发还记得他人生中吃得最香的一顿饭——那是一次抢险结束后,乡亲们给他送来的红腌菜和酸捞饭。
当时和邬存发一起蹲在田间地头吃饭的,还有张有云、徐福仓、张润在。曾经一群热血“后生”,如今都已头发花白,但他们仍在植树绿山,这两年又在荒山上栽种下300亩果树。“这一生受老邬大哥的影响,一辈子就爱上了种树种庄稼。”张润在笑着说。
“近年来,我们在全旗范围内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飞播造林、天然林保护、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沙棘治理砒砂岩、黄土高原淤地坝、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等生态水保项目,打造了多个山、水、林、田、路浑然一体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样板工程,植被覆盖度提高到72.5%,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9%,水土流失治理度提高到73%。”准格尔旗副旗长王景隆说。
“人家都说,当年巴润哈岱出了个‘泥腿乡长’,现在又出了个‘亿元书记’。”如今的巴润哈岱村党支部书记田勋世接过了邬存发的接力棒。“我们开展育苗工程,培育育苗基地200亩,每亩育苗15万株。全村苗木收入达到了1个亿。”目前,巴润哈岱村林草面积超过10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了85%,不少农户靠种树收入超百万元。
未来怎么干?田勋世认为,要推动生态型林业向生态经济型林业转变。“现在植绿护绿已成共识。接下来我们要继续绿山绿川,还要发展林下经济,让黄芪、黄芩、百合、黄花等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村头的大棚里,外地游客享受着采摘的乐趣;棚外的果园内,孩子们在树下嬉戏奔跑;还有游客在河边支起帐篷,桌上摆满了当地的特色瓜果……如今的巴润哈岱,环境宜人,交通便捷,乡村旅游的发展为这里的秀美山川增添了新活力。“我们将生态元素融入到景点设计中,打造田园综合体+特色新村业态,通过拓展农业旅游功能,带动农业与第三产业良性互动,为乡村生态保护提供了新的动力。”田勋世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06月14日 第 08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