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赤峰

全力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

2022年06月01日08:03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绿色,是赤峰的城市底色。“绿色”崛起,赤峰优势独具。这种优势,在山,在水,在良好的生态和丰富的农牧资源。

  放眼赤峰,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牧业,既关乎百姓冷暖,又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息息相关。

  审视赤峰,发展农牧业产业的优势明显:土地肥沃、草原广袤、空气清新、环境优良。

  回首“十三五”,赤峰农牧业“三增三优”取得实效,粮食产量始终保持在百亿斤以上,设施农业面积和牲畜存栏稳居自治区首位,赤峰市成为自治区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展望“十四五”,站在新起点,赤峰市围绕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等方面重点发力,全力以赴让更多的“赤诚峰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自信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聚焦目标绘蓝图

  赤峰,是沟通中原与塞外、华北与东北的“三省通衢”,是自治区农牧业大市,农畜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北纬43°—44°的牛羊肉,一碗敖汉拨面,一口来自西拉沐沦河边的“盖世米饭”,十里飘香的瓜果,还有番茄、肉驴、苹果……赤峰的农牧民创造了太多地道的“赤峰味儿”。这些不光满足了赤峰本地人的餐桌,还走向了全国,让赤峰成为京津冀和东北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供应基地,自治区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有了良好的基础,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成为赤峰市乃至自治区的发展新目标。

  回首历史变迁,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就强调,要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探索一些好办法,帮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真正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按照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

  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指出,推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高效转型。推动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加快打造若干优势农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实现自治区对赤峰的定位,赤峰市建设步伐决不能放缓。在赤峰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关于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的目标和路径清晰可见——

  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围绕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实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提高赤峰市农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让赤峰的蔬菜、瓜果、牛羊肉、杂粮豆等优质农畜产品叫响全国,更多地走上各地人们的餐桌。

  简单说,就是2021至2025年,赤峰市要以集中集约集聚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绿色兴农兴牧、科技兴农兴牧、质量兴农兴牧,统筹农牧业发展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引领、精品化示范、资本化运作、专业化推进,来全力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

  到2025年,赤峰市的农牧业产业结构会更加合理、加工转化能力会明显提升、输出渠道会更加通畅、质量安全会充分保障、优质农畜产品生产绿色化转型会升级加快、供给能力会显著增强、市场占有率会显著提高、赤峰农畜产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会大幅提升。

  植根沃土萃精华

  赤峰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83万亩,同比增长0.89%,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1670万亩目标。

  粮食总产突破125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6月末牲畜存栏1605.4万头只,同比增长6.2%。

  截至10月末,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23家,实现销售收入235.8亿元,同比增长23%。

  这是赤峰市2021年的成绩单。成绩单里每一个数字的攀升,都是赤峰市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的底气,也是赤峰人民前进的脚印。

  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不仅是自治区给予赤峰的殷殷嘱托,更是赤峰市推动农业转型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的重要抓手。

  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赤峰有着良好的基础——

  作为传统的农牧业大市,赤峰市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突破百亿斤、牲畜存栏连续多年位居自治区前列、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自治区首位。

  区位优势明显。赤峰市是连接华北、东北和内蒙古东西部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距离北京市区仅315公里,各类农畜产品能够新鲜直达,保证北京市民能够每天吃到新鲜优质的赤峰味道。

  生长纬度适宜。赤峰市地处高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带,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各类作物品质优良、口感上乘。

  绿色有机产品。赤峰市现有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畜产品393个,认证面积超100万亩。宁城县和松山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质量安全可靠。赤峰市260家企业录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生产、收购、贮藏、运输各环节全程可追溯。

  产品远销海外。目前赤峰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山东等大中城市和满洲里、二连浩特等口岸建立销售网点。2019年,赤峰市成为自治区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产品还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外市场。

  顺应大势方可谋势而动。新常态下,乘着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的东风,赤峰市坚定脚步,正在不断把基础做得更实、品质做得更优、名气做得更响。

  ——在畜牧业上着力提质增效,寻求突破,不断优化肉羊产业,扎实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去年,羊存栏1117.5万只,同比增长5.2%,牛存栏248.8万头,同比增长22.1%。

  ——在把握优势的同时,以科技创新为农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21年,赤峰市新建、改造设施农业面积10.6万亩,累计达到182.4万亩。设施蔬菜总播面积达到71.1万亩,产值149.2亿元,同比增长4.5%。

  ——持续擦亮赤峰农畜产品品牌名片。目前,“赤峰小米”“昭乌达肉羊”保护工程项目通过自治区督导考评。“赤峰小米”连续3年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品牌价值由2018年的2.5亿上涨到77.35亿。“赤峰番茄”也顺利进入第三批内蒙古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名单。

  固本强基塑品牌

  2021的年终岁尾,中共赤峰市委、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赤峰市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五个行动方案重磅发布。

  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这个新定位,既响亮又让人振奋。

  赤峰市虽然是农牧业大市,但不是农牧业强市。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赤峰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固本强基,让赤峰农牧业更有底气。

  稳定粮食产能,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70万亩以上;蔬菜产业方面,打造南部设施蔬菜规模发展核心区和北部设施蔬菜特色发展优势区,全面提升蔬菜错季上市和持续供应能力;养殖业稳中有突破,重点实施优质肉牛增量提效、肉羊提质增效、稳定猪禽生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因地制宜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强化饲草料保供能力,稳步提升优质饲草供应能力;实施奶业振兴行动,促进奶牛存栏和牛奶产量稳定增长。

  ——龙头带动,让赤峰农牧业更有活力。

  打造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围绕纳入自治区农牧业产业集群范围的玉米、肉牛、蔬菜等10个重点产业,实施“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提升工程”,促进农畜产品就近就地转化增值;加快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建设,推动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政策资金向园区倾斜,实现特色优势产业优质高效集约发展。

  ——增强输出,让赤峰农牧业更有销路。

  推动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加大农畜产品交易市场新建改造力度,畅通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成赤峰农畜产品集采中心;拓展“互联网+”销售网络,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和“互联网+”农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实现农畜产品全面对接大市场;拓宽农产品输出渠道,推动赤峰农畜产品走进千家区域连锁超市和万家门店。

  ——强化安全,让赤峰农牧业更有保障。

  创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县,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监管体系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深入开展农产品产地净化行动。加强农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行动,提升农畜产品安全源头治理水平;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防治,坚持内防外堵,防止农作物病虫害、动物疫病跨区域传播。

  ——品牌塑造,让赤峰农牧业更有名气。

  制定“赤诚峰味”品牌管理制度,集中打造“赤峰小米”“赤峰荞麦”“赤峰羊肉”“赤峰牛肉”等单产业品牌体系,全力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推进农牧业生产标准化,编制生产技术地方标准,制定优质特色农畜产品团体标准,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健全支撑,让赤峰农牧业更有后劲。

  推进种子工程建设,加大蔬菜、杂粮等主栽品种种子研发力度,全面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和良种保障能力;提升科技研发应用水平,强化农牧业科技项目储备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推动农牧业数字技术赋能,逐步构建空天地气水土“六位一体”智慧农牧业发展格局;健全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草牧场流转服务体系,规范和提升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家庭农牧场管理制度,为农牧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

  大美赤峰,绿色沃土。如今,赤峰市农牧业产业化凭着一股跨越发展的韧劲,砥砺前行,惊喜不断,加快建设中国北方重要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基地的云帆正在玉龙大地上高高飘扬。(王塔娜、肖璐)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