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调整种植结构 精打细算护好地下水
今年以来,鄂托克前旗多举措推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算好“节水账”,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构建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
日前,在敖勒召其镇三段地四社村民郝海彦的新建温室大棚内,郝海彦正准备为新栽植的辣椒秧苗浇水,他按下启动键后,遍布整个大棚的滴灌系统开始自动灌溉,水被喷滴管送到辣椒秧苗根部。
“这是通过置换,政府给我的拱棚,现在种的是辣椒,八九月份收了以后,还能种卷心菜,现在用的都是滴灌,既能省水,又能增加一部分收入,剩下的大田,准备种谷子,比较省水,草下来还能喂牲口,希望通过改变种植方式,能让地下水位回升。”郝海彦说。
“我们在实施种植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全力推动节水灌溉技术落地,目前,新置换的拱棚内已经全部用上了滴灌,滴灌节水率在60%以上,可以有效降低灌溉成本,实现节约用水。”旗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鹏说。
在另一边的敖勒召其镇三段地四社村民闫有山家,他和媳妇正在养殖棚圈内照顾小羊,正值春耕备耕的时节,他家的140多亩地却什么都没有种。
“我去年种了140多亩萝卜,今年因为地下水位下降,所以我就选择了休耕,1亩政府给补的1000块钱,我计划就是在外地包一点地,再搞点养殖业,收入一点都没受影响。”闫有山说。
“根据旗委、政府确定的休耕奖补政策,计划在超采区内实行轮流休耕5000亩,休耕期间不再实行分水到户政策,完成森林草原整改面积1.3万亩,争取年压减取水量90万立方米。”旗农牧局副局长李明说。
今年以来,鄂托克前旗通过制定出台种植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投入1146万元,落实超采区合法水浇地种植结构调整1万亩,置换自建标准塑料拱棚500座、400亩,每10亩地可以置换一个0.8亩的拱棚,计划置换水浇地4600亩,限水种植旱作小杂粮5000亩,计划年减采用水量392万立方米。目前,已与超采区内171户村民签订了拱棚置换协议、与348户村民签订了限水种植协议,已建成拱棚143座,210座完成了拱棚钢结构的搭建。
乡村振兴,既要算生态账、又要算经济账、更要算长远账。在鄂托克前旗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镇、各部门积极行动,鄂托克前旗部分监测点地下水水位有了明显回升,是鄂托克前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取得的重要成果,充分说明鄂托克前旗现在实行的滴灌节水灌溉、限水种植、休耕、拱棚置换等措施切实可行、成效明显。(闫伟)
来源:鄂前旗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