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要闻

边境线上的火热青春

2022年05月04日07:44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迎着旭日,目视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警务室前缓缓升起,是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银根边境派出所民警徐乃超和妻子李文娜每天工作前的例行要事。

  这座“镶嵌”在戈壁荒漠的戍边夫妻警务室,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银根苏木查干扎德盖嘎查,管辖103公里的边境线、3145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这里是徐乃超、李文娜夫妻二人的工作岗位,是他们的家,是绽放青春力量的舞台,更是他们要用一生守护的事业。

  刚过而立之年的徐乃超,已经有14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在部队大院长大的他从小立志保家卫国,18岁参军,2019年从公安边防部队转隶,成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

  “年轻的时候,就要去最艰苦的地方磨炼。”得知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计划在距离边境线直线距离15公里处组建抵边警务室,他没和新婚妻子商量,便第一个主动报名。

  听说了丈夫的决定,妻子李文娜沉默了:结婚一年,朝夕相处的日子满打满算也就两个月。丈夫戍边,团聚的日子就更屈指可数了。于是,原本在城镇工作的李文娜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陪丈夫去戍边。

  2022年2月,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正式组建。五间砖房支口锅,二人一狗一台车,戍边夫妻警务室成为中蒙边境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二十公里做邻居、五十公里去串门,是这里的真实写照。方圆30公里内,8户27名牧民群众是夫妻二人最近的邻居,也是最亲的家人。

  警务室建设之初,牧民们以独有的方式表示欢迎:怕夫妻二人着凉,恩图格日勒送来柴火;怕警务室没有水吃,胡日岱主动送来一车饮用水;怕两个人吃不上饭,乌仁把饺子包好后送来……淳朴热情的牧民让初来乍到的李文娜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来之前,听说这里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李文娜做好了心理准备。来之后,她才知道自己理解的“艰苦”仅仅停留在字面上:吃水要到20公里以外去拉,吃菜要由85公里以外的银根边境派出所供给,仅有的风力发电机只够维持4个小时的电量,而通讯则只能靠着信号扩大器勉强维持手机基本通话……

  夫妻二人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炉子坏了自己动手修理,没有柴火就到戈壁捡拾枯树枝,断电了就点蜡烛,不会做饭就一点点学,他们用坚毅和果敢战胜了一次次挑战,终于在边境线上安下了家、扎稳了根。

  戈壁荒漠,寂静无声。旷日持久的风沙“蹂躏”着干涸的土地,目之所及只有黑色戈壁和漫漫黄沙。

  “每天睡觉,都要戴上口罩,有时还会被沙尘呛醒。每天醒来不能先睁眼,要把脸上的沙尘清理一下。”李文娜已经习惯了与风沙为伴。

  警务室辖区地广人稀,加之路况极差,虽然附近只有8户牧民,可全部走访下来至少需要两天。“我们感觉每天时间不够用,还没忙完天就黑了。自从来到这里,我的饭点变成了一日两餐,早出晚归成常态。”在李文娜看来,忙碌充实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李文娜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护理专业。在这里,她的专业有了大用。在走访中发现群众就医不便,她便在警务室里辟出一间卫生室,针对辖区群众常见病、多发病,向上级争取配发医疗药品,免费发放给牧民。

  年逾古稀的敖云高娃患有老年慢性疾病,几乎每天都要往返170公里的颠簸土路去苏木卫生院输液。得知这一情况后,李文娜主动联系卫生院将药品配置好后带到警务室,由她上门为老额吉输液。

  “这俩城里娃娃不容易啊,他们来了,我们的日子更舒心了。”敖云高娃逢人便夸。

  “人心换人心,八两对半斤。你对群众好,群众和你亲。”李文娜日记中的这句话道出了民警夫妻的使命和初心,更承载着戍边夫妻警务室的未来。

  巡边踏查、入户走访、调解纠纷、送药输液、喂羊垛草、修葺羊圈……短短三个月,李文娜理解了丈夫的执着,自己也爱上了这里。

  最近,夫妻二人正在酝酿一个“宏伟”的计划。“现在牧民们取快递都要去100多公里远的地方。我们正协调在警务室设立快递投放点。”他们要开设便民驿站和文体活动中心,为边境群众创造更加便利的生活。

  奋斗青春最无悔,守望相助固北疆。落日余晖下,徐乃超、李文娜夫妻二人行走在大漠的边境线上,他们用青春书写建功新时代的荣光。(记者 安寅东)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