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2万亿:内蒙古经济行稳致远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发展之船破浪前行。
党的十八大至今,是内蒙古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单元。
这一时间单元,面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考验,内蒙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经济迈上高质量发展康庄大道!
这一时间单元,内蒙古加快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加速动能转换,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焕发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追问时间:历史如何定义2万多亿元背后蕴含的发展希望?翻开历史,我们探寻答案——
执着奋斗:转型变革厚积薄发
按下时光“回退键”,我们将镜头对准2021年春。
这一年春,疫情严峻形势下,凭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包钢制造”逆行出海——装有数千吨包钢稀土钢汽车板材的国际货船驶离天津港,驶向中东地区。
令同行羡慕的是,时至今日,包钢现代化产业链上的“稀土+”系列产品已远销欧美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一切的意义,只有离得足够远,才看得更真切。人们不会忘记,包钢能有今天,离不开产业链现代化。
日历翻至2016年12月8日。
当天,历经4年建设,产能550万吨的包钢稀土钢板材项目生产线全线贯通。从此,包钢具备了生产高档汽车板材、家电板材的能力,填补了自治区产业空白。
这条工艺、环保水平世界一流的稀土钢产业链项目投入运行,让包钢摆脱了“钢铁独大”“挖土卖土”的产业尴尬。
从那时起,上任不久的包钢集团董事长魏栓师,期盼着企业营业收入有朝一日突破千亿元。
所有的绚烂,只有走得足够近,才能感受其震撼。时至2022年春,内蒙古传出消息:包钢成为首家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区属国企,其年利润超过百亿元。
谈到包钢成功转型秘诀,魏栓师坦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嘱托,在转型变革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包钢变革发展,是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它忠实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内蒙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内蒙古确定的战略定位和行动纲领,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推动转型升级,为经济之船向高质量方向奋勇前行加油助威。
开展全区奶业振兴、种业发展三年行动,建成高标准农田4585万亩,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农牧业产业园遍及各盟市——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前途无量!
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以摧枯拉朽之势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各盟市违规“两高”项目“寿终正寝”——内蒙古凭着壮士断腕的勇气倒逼产业绿色转型!
各地培育形成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6大类100多个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饱受疫情影响的全区服务业回稳提质、负重致远!
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建成一批全方位对外开放重点工程,全区口岸年过境中欧班列突破6000列——内蒙古开放发展前景光明!
巩固“去、降、补”成果,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全区产业体系现代化——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内蒙古志在云天!
……
执着奋斗,久久为功。志在云天的远大抱负,厚积薄发的转型变革,掀开内蒙古经济发展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2012-2021年,内蒙古生产总值由10470亿元增至20514亿元,平均每年上一个千亿元台阶。
“在形势持续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背景下,内蒙古经济能在持续稳定恢复中扩容增量,实属不易!”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司永梅说。
“不易”的背后,隐含着一条堪称经典的结论:奋斗,也唯有奋斗,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历史荣光!
播种希望:发展答卷继往开来
奋斗之路上,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
GDP突破2万亿元的路上,内蒙古收获了什么?
作为全区第一经济大市,鄂尔多斯市以实践作答。
2022年初,历经2年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5G无人驾驶新能源动力矿用车项目在鄂尔多斯市投产。
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双碳”背景下,这个集智能化、绿色化为一体的项目,开启了当地能源利用高端化、装备制造绿色化和产业链智能化发展新时代!
如今,努力摆脱“挖煤卖煤”“发电卖电”传统路径依赖的鄂尔多斯市,已建成国家级高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市GDP总量的63%以上。
更加亮眼的是:目前,已成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文化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的鄂尔多斯市,其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连年位居自治区第一。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以一域之稳促全区之稳,以一市之光为全局添彩,鄂尔多斯市靠的是什么?
市长杜汇良自豪地回答:“优化营商环境,不断解放生产力,转换发展动能,促进经济稳中求进。”
岂止是鄂尔多斯市?GDP跨越2万亿元的希望之路上,为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内蒙古落子如飞。
持续打好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以“零容忍”态度查办一批大案要案,推动涉企事项“高效办”——内蒙古动真碰硬斩除营商环境“毒瘤”、稳定市场预期!
贯彻落实延期纳税、出口退税、减税降费等一揽子优惠政策,近3年为全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超过千亿元——内蒙古以真金白银“放水养鱼”、培植财源!
全面推进“科技兴蒙”和国企改革,密集出台支持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企改革发展等政策措施——改革创新为内蒙古经济茁壮成长输入源源不断的“养分”!
……
多少回劈波斩浪,多少次力挽狂澜。源自转型升级与解放生产力的重磅变革,催生出强大正能量,推动全区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万多亿元GDP,蕴含着内蒙古经济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含金量”。
市场预期稳——2021年,全区日均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000户,实有市场主体增至239万户。
投资结构优——近年来,全区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和重大项目制造业投资均保持10%以上高速增长。
消费市场稳——202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服务业后劲足——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已逼近9000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增至50%以上。
新产业发展快——去年全区高技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2%、22.4%。
粮食产量稳——全区粮食产量连续4年超过700亿斤,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
畜牧业发展稳——全区畜牧业生产实现“十七连稳”,肉类、牛奶年产量分别增至270万吨、673万吨。
产业发展“绿”——全区新能源年发电量首破1000亿千瓦时,绿色矿山(企业)增至500多家。
企业效益高——全区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至3380.8亿元,同比增长1.5倍。
开放发展稳——去年全区进出口总额增至1235.6亿元,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突破700亿元。
一次次奋起让人思潮奔涌,一组组数字足以彪炳史册。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GDP突破2万亿元的希望之路上,内蒙古以继往开来的变革与奋斗播种希望、收获笑声!
奋发图强:生动实践光耀史册
浩瀚无垠的时间长河中,地区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奋发图强、变革自强的历史。
由转型升级到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由奋斗、变革到收获……GDP跨越2万亿元的希望之路上,内蒙古经济翻开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篇章!
这条路上,全国1/4的羊肉、1/10的牛肉、1/5的牛奶、2/5的羊绒来自内蒙古,全区粮食产量跃居全国第6位。
这条路上,全区57个贫困旗县、3681个贫困嘎查村全部摘帽并退出贫困序列。
这条路上,自治区3条进京高铁线和多条城际动车线开通运行……内蒙古乘上高速快车跨上交通现代化新征程。
这条路上,全区大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突破120万台,旷视人工智能超算平台等多个平台上线运行。
这条路上,内蒙古光伏产业化治沙和绿化矿区面积超过2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光伏治沙基地”。
这条路上,区内1/3以上电力装机来自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内蒙古成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这条路上,全区单晶硅、多晶硅产能占到全球的1/3以上,内蒙古成为世界最大的晶硅新材料制造基地。
这条路上,5G无人采矿车、无人播种机开始服务全区经济建设……内蒙古真正开启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新时代。
这条路上,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遍及全区,内蒙古贯通八方、通达海外的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奋斗才能图强,变革才能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GDP突破2万亿元的希望之路上,内蒙古经济注定不凡!
几年奋发图强,内蒙古乘风破浪的生动实践发人深省,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个风向标巍然耸立。
——鄂尔多斯市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基地,煤炭深加工产业链、煤基新兴产业链水平走进世界前列。
——阿拉善盟建成世界最大的高端靛蓝生产基地,全球每10条经典“蓝”牛仔裤,有9条用阿拉善的靛蓝剂染成。
——“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市走出的伊利,一路闯入“全球乳业五强”阵营,其乳品产销研发链由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延伸至五大洲及国内200多个地市。
——包头市建成世界最大的稀土钢轨生产基地,7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内几十条铁路都有“包钢制造”。
——通辽市成为“中国蒙医药之都”,蒙医药产品惠及国内多地和1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居民。
——通过口岸与电商平台,巴彦淖尔市“天赋河套”绿色农畜产品畅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
人间正道,浩荡前行。沿着巍然耸立的风向标指向,历史告诉现在、实践告诉未来:推动经济行稳致远和高质量发展,内蒙古已经赢得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
这笔财富,光耀史册、泽被后世!(记者 杨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