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要闻

黑土地走出的农垦发明家

2022年01月14日09:28 |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小字号

54岁的孙元国是大兴安岭农垦集团甘河农牧场分公司一队的职工。30年来,作为“农垦二代”,他以大国工匠的崇高精神和高尚的品格鞭策自己,用技术创新和科技发明为农民解决实实在在的生产难题。他是乡亲们眼里的能人,是农民身边的“土专家”。

只有高中文化的孙元国打小喜欢“鼓捣”机械,怎样才能让在土地里“刨食”的父辈们在农作时省时、省力?是他走上研发之路的初心。

刚进厂当学徒工时,每月一发工资,孙元国就到废品店收购废旧车床、钻机、切割机和配件等,午休时间缠着有经验的老师傅讲解图纸,找机械方面的书籍研究,把有用的技术知识点抄写在本子上,潜心琢磨。几年下来,从钣金工到钳工、车工、打磨工,他掌握了车间所有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

90年代初,孙元国将原来进口叶尼赛轮式收割机改装成半链轨,解决了秋收时秋涝陷车的难题,这给了他发明创新的信心和动力。

2013年,孙元国创立了内蒙古莫旗甘河农场植保装备研究所,正式开始农业适用型机械的研发、试验及推广工作。他组织团队,自筹资金,自费考察,经过一年的反复修改、试验,设计出第一台自由式多功能高杆作物植保机,一天可作业3000亩,是普通喷雾机作业的6倍,获得2项国家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0-15%,每亩可增收200-400元。

对于孙元国来说,发明创新的各种机具能得到推广和使用,让他觉着自己的工作更有价值、更有意义。2016年,他相继研发的转盘扫地机、滚刷式扫地机、全液压式滚刷扫地机、清雪机、三轴式滚轮破冰机,让农村道路除冰、清雪及倾倒垃圾走向机械化,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走向现代化的步伐。

2017年,多功能青储饲料回收机测试成功,该发明属于国内首创,获得2项国家专利;废弃玉米堆回收青储机申报2项国家专利,每亩可增加效益200元,每年增加本地区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2018年研制可收获菇茑、大枣和沙棘果等多种落地果实的多功能气吸式果实收获机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2020年研发的便携式喷药灌和除冰机正在申报国家专利。

“这个孙大能人,成了发明家不忘本,他是当地农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科技带路人。”甘河农牧场公司总经理李建平这样评价孙元国。

孙元国的研发成果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助推器”,当地农民给孙元国的团队起了个很亲切的名字,叫“科技小分队”。5年来,小分队免费为金海波、杜钢柱、敖立清等贫困户提供多功能植保机田间作业机械服务超过3100亩,为巴彦街村实施农作物喷施农药、玉米追肥2100亩;莫旗地区发生虫灾,他带着3台多功能高杆作物植保机实施救灾作业3000余亩,挽救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为了让贫困户掌握致富的技能,小分队承担200余户贫困户的农技指导和帮扶,义务为当地农民提供农机操作、植保等多项技能的就业培训。无论田间地头,还是村口炕头,都留下了孙元国和他的“科技小分队”的身影。

“孙专家帮咱脱了贫,住进120平方米的新房子,还打了深水井,吃水不能忘挖井人呢!”巴彦鄂温克民族乡振兴村贫困户向秀彪总是这样对家人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孙元国的技术创新研发成果获国家专利4项,正在申报国家专利3项,他的研究所被授予“职工创新工作室”,他个人先后获得“创业致富先进个人”、“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精准扶贫先进个人”等殊荣。

“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取得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双成果,用我的发明创新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孙元国说。

(责编:刘泽、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