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着力提升服务效能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今年,新城区以市场主体感受为依据,聚焦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不断完善办事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破解营商环境中存在的“堵点”“痛点”,以更好的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城区转变职能,扎实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成立由区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牵头,区属委办局27家民生事项主办部门为成员单位,选派121名业务骨干专家能手集中到区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进行办公,通过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事项达332项,通过抓好应进必进、优化流程、集中进驻、授权到位、线上办理“五项”重点工作,全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赋权基层,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通过推进审批权力下放、审批环节精简,凡市场能有效调节、上级未列为审批事项的一律取消;凡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基层管理更方便的事项一律下放,继续合并相同、相近的审批备案环节,非必要环节坚决取消。通过对1镇、8个街道以及各村(社区)办理事项和权责清单重新梳理,梳理下放事项99项。
新城区紧紧围绕上级关于“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系列决策部署,优化空间布局,提高资源配置质效。通过对群众及企业反映比较强烈的“急难愁盼”事项进行综合分析研判,重新对全区30家单位梳理权责清单,优化办公布局,设立企业开办专区、食品专区、残疾人服务专区、综合咨询区、自助服务区等12个专区及房地产遗留项目综合窗口、“蒙速办·一次办”综合窗口和“办不成事”窗口等7个综合窗口提高综合审批服务的综合效率。政务服务“不打烊”,24小时“随时办”。截至目前,已将高频事项税务自助申报机、营业执照打印机、人社自助终端机、公安户政照相机、民政自助查询机、交警自助机等自助服务终端纳入政务服务大厅,打造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让政务服务更省心、更省力。
新城区坚持把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作为实践活动的根本抓手,为政务服务发展放宽渠道、开拓空间、提供信息。建立信息“双向”反馈机制,强化审监分离。建立审批与监管信息双向反馈机制,依法履行审批职责,负责向相关承办部门推送审批信息,及时查收各部门反馈的事中事后监管信息。相关部门承担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政策研究等职责,负责及时查收推送的审批信息,并将监管信息反馈至集中审批部门,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截至目前,“双向”反馈信息共19850条。畅通“五位一体”监督渠道,提升监督质效。通过来信、来访、来电、微信、网络“五位一体”的监督方式,对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以及涉及工作作风、政务服务、执法监管、便利化改革四个方面26项负面清单进行全面监督,成立4个督查组开展4轮34次常态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33个,全部向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反馈,责成立即整改,切实将压力传导到“第一责任人”。(记者 刘沙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