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阿拉善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医生警察——阿古达木

2021年10月10日20:09 |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小字号

位于内蒙古西北边陲的额济纳旗温图高勒苏木,在这片相当于2.5个上海市面积大小的金色土地上,只生活着不到400名牧民群众。而阿古达木,就是这里的边境派出所所长。按理说,辖区人烟稀少、公安业务工作量小,这个派出所所长应该是个十足的“闲职”,但是由于爱好“揽事儿”,阿古达木成为了整个苏木最忙的人。

新来的所长,是个医生

年轻的阿古达木为群众看病诊疗。资料图片

2002年,阿古达木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学专业,因为儿时参军报国的情怀,他穿上了军装,来到了离家2000多公里的苍天般的阿拉善。后来,他主动申请到最偏远的算井子边防派出所,出于专业特长,年轻的阿古达木立马受到辖区群众的一致青睐。2005年,阿古达木调整至支队卫生队工作,从此,在阿古达木的肩上,还扛起了守护官兵健康的重担。从正排职军医到正营职队长,在部队的卫生事业上,阿古达木默默耕耘了18年。由于他所擅长的蒙医学对跌打损伤有独特疗效,因此在常受训练伤病困扰的官兵中间,阿古达木成为了交手称赞的“边防名医”。

2019年,国家移民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实行社会化保障,卫生队编制撤销,阿古达木的医疗特长失去了“用武之地”。用阿古达木的话来说,没有活干的滋味等于鱼儿离开了水,特别难受。2020年7月,经过反复思考,阿古达木向组织提出申请,主动放弃条件优越的机关工作,申请到艰苦偏远的基层一线单位工作。 “下到最基层,我可以学习公安基础业务知识,同时还能发挥专业所长,为缺医少药的偏远牧民群众开展义务诊疗。”面对领导的诧异,阿古达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就这样,党委研究决定下来后,阿古达木露出了许久未见的笑容,高兴地打起背包,来到了距支队机关550公里的温图高勒边境派出所。

阿古达木所长为群众诊病。牛鑫摄

“知道吗?上面派下来的派出所所长是个医生,还是个蒙医呢!”刚来派出所没几天,整个苏木群众的微信群都在流传这样的消息,于是,阿古达木就这样被广为人知了,大家都在拭目以待,这位医生怎么当好警察,也在翘首以盼,这名警察能不能给牧民瞧病!

而时间和实践,总能给人们带来答案。

67岁的乌云老人是温图高勒格日勒图嘎查的牧民,3年前患上严重的类风湿疾病,长期卧床不起。阿古达木担任所长后,第一次走访老人时就主动与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在详细了解乌云老人病情后,他发动同学朋友,多方打探此类疾病最新、最有疗效的诊疗手段。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一个身着警服、手提医疗箱的身影一直往返穿梭于派出所和乌云老人家,阿古达木用擅长的蒙医理疗术为老人开展针灸按摩、康复理疗。经过一番努力,乌云老人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已经能够下地活动。现在,老人的笑容逐渐多了起来,还逢人便夸:“阿古达木,是个好医生!”

那顺吉日嘎拉老人长期患有右膝关节骨质增生,治疗该病症需要注射玻璃酸钠,2021年5月24日,老人前往额济纳旗注射药物的时间到了,但是由于当时强沙尘暴来袭,加之老人子女不在身边,老人的出行治病成为难题。得知此情况后,阿古达木辗转多人将药物从额济纳旗带回,随后把老人接送到边境派出所,为其注射了玻璃酸钠,解除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在温图高勒苏木,像乌云、那顺吉日嘎拉这样的病人还有许多,为了方便照顾这些患病老人,阿古达木来到温图高勒苏木后,第一时间开展爱民走访,在迅速摸清辖区孤寡患病老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利用三个月的时间,为17名群众制定了人手一套的健康档案,并按季度开展义务体检工作。就这样,阿古达木以一名医生的名义,将警察的责任与担当做到了群众心里。截至目前,阿古达木累计行程4500公里,为群众义务体检诊疗120余人次,代购药品3000余元,协调外出就医4人,成为了苏木人见人爱的“警察医生”。

所长有笔民心帐

阿古达木和群众交谈。牛鑫摄

“西红柿3斤,胡萝卜20斤,大白菜20斤,大葱10斤,双氯芬酸5盒、兽药痢菌净3盒……”8月26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金色的阿拉善高原,阿古达木就忙活了起来,他将“爱民服务车”即将从额济纳旗返回的消息发到辖区群里后,一笔笔“订单”就接踵而至。

温图高勒苏木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辖区90%的地区为戈壁荒漠,苏木距离最近的城市额济纳旗有210公里,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不便。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群众,2019年7月7日,刚来派出所的阿古达木就带头成立了“爱民服务车”,由牧民群众将需求列出,派出所负责到额济纳旗代买物资后交到群众手中。

“要善于算账,算大账!”在温图高勒边境派出所,这是阿古达木的口头禅。

“苏木距离额济纳旗210公里,往返一次要300块钱的油钱,还要搭上大半天的时间。我们一次帮助10户群众采购物资,就等于给他们节省了2500块钱,服务车每月开三趟,一年就可以省十万多块钱。这只是经济账,背后的民心帐就更大喽!”谈起侨乡爱民服务车,阿古达木又算了这样一笔账。

而对于牧民群众阿拉腾其其格来说,“爱民服务车”的意义更是非同小可。今年7月5日,60岁的阿拉腾其其格突发昏迷,正巧当时阿古达木驾驶“爱民服务车”赶到她家运送生活物资,看到老人的情况后,阿古达木二话不说,用“爱民服务车”紧急将其送往额济纳旗,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联系医院派出救护车紧急救援。后来经过抢救,阿拉腾其其格终于转危为安。原来,阿拉腾其其格临时突发急性脑梗,所幸由于救治及时,才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事后,她逢人便说:“爱民服务车救了我的命!”

会算账的阿古达木也善于记账。在阿古达木的日记本里,精确地记载着这样一段文字:7月19日,为萨仁花购买土豆二十斤、圆白菜10斤;7月24日,为巴依尔图购买兽药5盒,并帮助他为羊群注射;9月7日,送额尔德尼琪琪格去额济纳旗,帮助苏雅尔图拉运货物120斤……向这样的账目,在阿古达木的日记本中总共有83笔。据统计,爱民服务车开通以来,累计运行47次,帮助群众代送各类包裹邮件238份,代买米面蔬菜等生活物资5600余斤,救助遇险群众5人。

透过泛黄纸张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一辆辆警车翻沙漠越戈壁,满载边民群众渴望的目光和满意的笑容。在新时期的温图高勒,爱民服务车已经是边境群众离不开的好帮手和守护神,成为了大漠深处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有困难找警察,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阿古达木利用无人机帮助群众找回丢失牲畜。牛鑫摄

“阿所长,我的羊和骆驼不见了,你赶快来啊!”

2021年7月12日清晨,一声清脆的电话铃声响彻整个营区。原来,辖区牧民群众吉呼楞家的30只羊和5峰骆驼意外走失,吉呼楞在独自搜寻2天无果后拨通了阿古达木的电话。接警后,阿古达木迅速带领民警赶往事发地点,同时指示在家民警对进出交通要道的监控视频进行回放,经过仔细核查,排除盗窃可能后,阿古达木和民警立即开展寻找牲畜。由于丢失羊群和骆驼地域的面积广,小山丘众多,地形复杂,传统的徒步加车寻的方式效率极低。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阿古达木想出了一个妙招:高空视野宽广,可以采取无人机高空回传画面指挥地面警力搜寻。说干就干,阿古达木将民警和群众分成2组,按照牲畜走失大致方向开始搜寻工作,经过3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将30只羊、5峰骆驼在戈壁山丘当中悉数找到,成功为牧民挽回经济损失7万余元。

“没想到,一个刚当上所长的医生,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帮我找回了牲畜,这下我是真服了!有困难找警察,这不是一句空话!”找回羊群的吉呼楞高兴地合不拢嘴,拉着阿古达木的手开心地说道。

“被老百姓需要,就是有价值的生活!”在阿古达木看来,做好群众工作同时,也是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如今,43岁的阿古达木依旧一手背着警务包、一手拎着医疗箱,行走在大漠戈壁,穿行在群众当中。

而“医生警察”,也注定会是阿古达木最引以为傲的称呼……(牛鑫)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