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鄂尔多斯

做村民的贴心人当发展的“领头羊”

2021年09月13日13:56 | 来源:鄂尔多斯发布
小字号

1964年出生的他,在村里,是党员们的领头羊;他还是旗人大代表,一直把群众所盼放在心上,并在第一时间为大家交出满意答卷;他多次被苏木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不仅自己扎根农村发展产业,更多的是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

他叫魏子忠,是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沙湾子嘎查支部书记。上任以来,村里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到处都有他的身影,生活中是村民的贴心人,发展产业则是群众的“领头羊”。

村民的贴心人

魏子忠,土生土长的沙湾子嘎查人,对嘎查有一份舍不去的情缘。2009年,在村民的召唤下,他把自己的公司交给弟弟打理,毅然回乡挑起了村主任一职,2010年入党,2018年,当选了村书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因为年轻力壮的村民都去外地务工,留在家里的大多数是老年人,“村里要产业没产业,村民文化底子薄、意识低下,又没有真正的现代农业技术。”接手这样一个村子,魏子忠面临巨大压力。

工作的难度让人无法想象。魏子忠回忆,上任当年的腊月二十几,他还在村里找村民聊怎么更好的带领村民致富。

采访当天,记者在沙湾子嘎查刚建成不久的活动室看到,几位村民在这里打扑克聊天,“今年好了,以前没有活动阵地就找树阴凉地打扑克聊天,现在活动室盖好了我们就来这里可以打牌聊天。”村民的感慨溢于言表。

今年77岁的老党员王永林,谈起嘎查的变化激动不已,更是为“嘎查里拥有这样的好书记”点赞。他说,自从魏子忠回来担任支书,各项工作都更顺了。他把发展良好的公司托付给弟弟管理,自己却回嘎查挑起了担子,为村民办实事,带领村民致富。他帮村民缴水电费,帮扶村里的老弱病残户,致富路上不落下一个人……

产业发展成为“心头肉”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书。如何带领村民致富,产业发展又成为了他的“心头肉”。

自从他担任村支书以来,四处奔波。总是想着如何带领村民致富,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修了6公里小油路,5公里水泥路,建了10个温室大棚,年收入3万多,村集体经济拥有125头牛,年收入10万元。近年来,整村实现了家家通自来水,户户有了水浇地。从过去的一下雨两脚泥,缺水、少电、缺耕地,到如今的人均水浇地20亩,户户都发展养殖业相结合,人均收入18000元,村社都通上了水泥路,家家都走上了一条致富路。目前,村集体已争取批复了一个玉米烘干塔厂,正在建设中,预计秋季将能投入运营,年收入30多万元。

沙湾子嘎查集体经济预计达到50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破壳”。

粮食收购站建成以后,村集体占有该项目年收益5%的股份,每年收益5%的股份分红未达到3万元按保底3万元计算。此分红收入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的帮扶。在收购粮食时,农户的收购价要比普通农户的收购价高0.01元/斤,且企业用工优先录用本村困难人口。

“这个项目是魏书记争取资金建的,的确好,彻底解决了我们玉米年年售卖不方便的难题,而且我的玉米卖价还比别人高一分钱。”村民王蝉高兴地说。

“发展产业才是村子前进的动力,接下来希望能把电商经济、旅游经济的发展概念引入沙湾子嘎查的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把沙湾子嘎查建设成更加美丽更加富裕的乡村。”魏子忠信心百倍地说。(刘俊平)

(责编:刘泽、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