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监督调准探头 让群众“槽点”变工作“亮点”

“我的社保账户由市里怎么转到区里?”
“还有半小时下班,业务没办完怎么办?”……
这是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对一线窗口服务单位开展“沉浸式体验”监督的缩影。在红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监督人员以办事群众的身份,体验政务服务全流程,监督群众办事流程是否优化、服务质量是否改进等情况,“零距离”感受和发现发生在群众身边、群众意见突出、影响形象的作风效能问题,同时提出整改建议,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红山区纪委监委以监督为切入点,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以民生领域和窗口行业为重点,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厕所革命、违规公款吃喝、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监督检查和明查暗访。对群众关注度高、业务办理量大的窗口单位进行作风全方位“扫描”,对“最多跑一次”等工作开展跟踪监督。
“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发现问题,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监督,我们能更直观体会到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有利于对窗口单位、服务部门、审批流程、服务效能等展开精准监督。”红山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赵利民说道。
个别窗口工作人员上班纪律涣散,服务意识不强……红山区纪委监委盯紧问题,推动整改落实落细,对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登记管理,对整改责任单位发“点球”,列出明确的整改内容、进展和整改时限,实施“管家清单”式管理,逐件销号。另外,针对苗头性、倾向性及制度性问题,对相关责任单位与责任人进行提醒谈话,对整改不认真、不彻底、敷衍了事的单位,严肃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
在机制制度方面,红山区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做到政务公开,明确工作程序、时限和条件等;依托“互联网+”平台、“蒙速办”、12345热线等方式应用推广,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加强对“放管服”改革过程中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下放的指导工作,避免群众办事两头跑、多头跑;审批事项办理工作推进过程中,要遵循“依法、必要、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办事的速度和服务的暖度。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窗口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办事人解释法规政策。
截至目前,红山区纪委监委已开展“沉浸式体验”专项监督12次,对13个镇(街道)和15个区级部门35个窗口服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发现具体问题105个,全部下发整改清单,督促整改落实。针对发现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履职尽责不到位问题开展追责问责,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组织处理3人。
“下一步,我们将总结‘沉浸式体验’监督工作经验,规范监督流程,提升监督质量,倒逼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推动各部门探索个性化服务供给,让群众‘槽点’变成工作‘亮点’。”红山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邵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