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赤峰

激情奋进 实干争先

——红山区勠力同心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1年08月30日16:01 |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小字号

金秋八月,丹桂飘香。如今,红山区乡村公路鲜花绿叶相映成趣;城市街景亮丽多彩;在一个又一个新建的城乡休闲广场上,群众载歌载舞,欢庆着当下的美好生活。在红山区第九次党代会的引领下,红山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将发展成果与群众共享, 正焕发着勃勃生机,书写着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8月25 日,红山区昭乌达社区老党员闫国全正在社区公园长廊进行系列宣讲。他以唠家常的方式讲述邻里故事、家风家训、典型榜样、红色故事。

“‘党代会’结束后,社区党委迅速行动,以社区微讲堂、网格微信群为载体,通过座谈、宣讲、树立身边模范典型,努力营造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理念。”昭乌达社区党委副书记刘文宇说。

红山区住建局也是在第一时间快速学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实现领导干部从“管理者”转变为“店小二”,真正从企业和群众的角度出发,克服“形式主义”,俯下身子,真抓实干,自觉为优化营商环境用心出力。

一帧帧,一幕幕……这只是红山区各部门学习贯彻落实“党代会”的一个缩影。

优化营商环境 叠加民生高度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的生活需求,为群众增添更多福祉。

红山区将把服务有温度、办事有速度的营商环境作为使命担当,重点推进行“综窗系统”、“好差评”和“一件事”改革,建立健全蒙速办“四办”服务内核、服务标准、下载注册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行新设立企业公章免费刻制、证照免费邮寄式的企业开办“大礼包”,鼓励群众“品菜”、百姓“吐槽”式的政务公开新模式,从点滴做起、从小事改起,让营商环境的“小气候”转化为推动红山高质量发展的“大气场”。

红山区深入推进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示范社区创建,完善好示范区域内垃圾分类的前端投放、中间收运、末端处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同时按照“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创城、以业兴城”的理念,提升城市品质。

红山区确定桥北、西城两街道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站前街道松州园小区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共涉及垃圾分类示范小区30个,居民2.6万户,8万余人。投资740万元,为试点小区采购分类垃圾桶5.5万个,投资584.6万元,为各镇街采购垃圾桶1.5万个;建筑垃圾处理场项目总投资约1350万元,占地187.87亩,库容156.8万立,11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区计划建设公厕5座、转运站2座并配备相关设备。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预计完成投资900万元,年底投入使用。

用足“绣花功夫” 扮靓城市颜值

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以理念创新引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让红山区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红山区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以新格局开启城市管理新时代、新征程,用足‘绣花功夫’,做好‘精细文章’,努力建设高品质宜居魅力新红山。

2019年红山区启动雨污分流三年行动,计划投资7.7亿元,基本完成老城区和桥北、铁南组团主次干管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新建改造雨水泵站6座,铺设雨水管线35.4公里。2021年计划投资2.5亿元,铺设雨水管网6.5公里,新建3座雨水泵站。

启动智能停车项目二期3座立体停车楼建设,新增立体停车位1000个;同时完成项目一期投资续建及验收工作,智能停车管理平台接入车位达到2.5万个,预计2021年底前完成。

坚持创城为民、创城惠民、创城靠民,红山区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实施老旧房屋体检评估和改造提升工程,坚决打好“七大攻坚战”,全力以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党代会”后,红山区围绕创城工作任务清单,每周对23家创建主体单位、112家包联共建单位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梳理,各包联单位累计认领共建任务286项,现已完成252项。依托

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区优势,培育志愿服务队伍372支,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600余次;立足老旧小区较多的实际情况,改造老旧小区20个、楼房166栋;施划停车位4100个,配备分类垃圾箱6.9万个,清运无主垃圾40万立方米,修复破损路面、老旧小区破损墙体37万平方米,完成背街小巷改造11条。

红山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力争用3-5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小区改造任务中,计划将剩余2005年以前建成,未实施任何改造的275万平方米老旧住宅,整合为61个片区实施改造。2022年至2025年,计划每年度完成70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预计到“十四五”末,完成2005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今年投资5.4亿元,对长青等15个小区、46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对西屯、水利等5个小区、13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实施节能改造。现2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工程如期进行中,预计年内全部完工。

红山区计划分年度实施61条,90.5公里市政道路建设。分阶段实施实施乌兰哈达公园二期、南山公园三期、东城片区绿化、安澜河上游景观提升工程等8个项目,计划新增、改造绿地约1300公顷。

壮大绿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红山区聚焦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加快转型。红庙子镇2万亩高效节水农业成效显著;文钟镇在种植结构谋划中,主动适应环境,量水定产,率先尝试将原来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坡耕地改成水平梯田,改造面积达2200亩。以旱作仿野生方式种植中草药黄芪,目前,1050亩黄芪长势良好。设施农业方面,大力建设高标准设施农业大棚,推广种植更为节水高效的大樱桃、葡萄等水果,较大棚种植传统的西红柿、西葫芦等蔬菜节水5-10倍,效益提高3倍以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产业的同时,红山区不忘反哺生态,在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山坡上种植油松等本土优势树种,主动开展生态修复,涵养地下水源,改善乡村环境,三年种植油松23285棵,其他生态修复树种67460棵。

红山区整合各类专项资金改善了红山区乡村的人居环境,村民的家门口变成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步移景异,游人如织的城市周边游目的地。新建的凉亭和小广场也成为了农民劳动之余,愉悦身心的好去处。

“微风拂面万象新,扬鞭奋蹄踏新程。红山区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肩扛责任,借“党代会”的春风,正在全力打造出宜居宜业、精致精美、幸福美丽的新红山。(陈秀俊)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