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盟市>>鄂尔多斯

内蒙古鄂托克旗建设和扶持民间文艺队、家庭文化户建设——草原歌声美 文化散清香

记者 张枨
2021年08月24日09:43 |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小字号

半日花开、绿草茵茵,夏日的内蒙古鄂托克草原,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那达慕上,一阵宛转悠扬的马头琴声传来,伴随着节奏欢快的扬琴声响、抑扬顿挫的草原长调……一支由数十人组成的民间文艺队,正为当地数百名农牧民送上一场文艺盛宴,欢声笑语在草原上不断回响。

这支民间文艺队,被当地农牧民亲切地称为“草原蓝色乐队”。听到农牧民们的肆意欢笑与阵阵叫好,乐队创始人、58岁的牧民那音太百感交集,“30多年了,我们的歌声在草原上依然受欢迎,如今,像我们一样的民间文艺队和家庭文化户越来越多,农牧民的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文化生活也要富足。”

图为“草原蓝色乐队”在排练。资料图片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加大对民间文艺队、家庭文化户的建设和扶持力度,将其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范畴内,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丰富广大农牧民特别是偏远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图为鄂托克旗民间文艺队为农牧民演出。资料图片

“草原蓝色乐队” 焕发新生活力

走进鄂托克旗呼和陶勒盖嘎查那音太的家中,只见一间近百平米的屋内,马头琴、四胡、扬琴、三弦等乐器齐备,各类书籍报刊整齐摆放,墙上悬挂着“草原蓝色乐队”的历史、荣誉和成员照片,这里既是嘎查的小型文化活动室,也是乐队的排练室。

谈起乐队,不善言辞的那音太打开了话匣子。30多年前,自小热爱民乐的那音太和妻子、邻居等4人组建了当地第一支农牧民民间乐队,每逢那达慕等集会,他们都会为周边村镇的农牧民义务演出。

图为“草原蓝色乐队”在排练。资料图片

买不起乐器,成员们就自己动手做;不会的曲目,就自学或者请教老艺人;演出路远,骑马、骑摩托去出,十多公里的土路得走大半天,风吹日晒、顶风冒雪更是常态。虽然辛苦,“看着大家脸上的笑容,感觉都值得!”那音太回忆。

1996年,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和音乐家协会在普查全区文艺发展覆盖情况调研时,发现了这支由农牧民组成的乐队,观看了他们的鄂尔多斯原生态民歌演奏。不久后,乐队被内蒙古自治区音乐家协会命名为“草原蓝色乐队”。

时光荏苒,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丰富,以及不少年轻人离开草原,当地民间音乐的群众基础受到了冲击,乐队发展陷入瓶颈,那音太几度产生解散乐队的想法。“要想更多人爱看咱们的表演,就得在传承中创新,提升专业能力。”那音太说。2012年起,旗里加大了对民间文艺队的支持,乘着这股东风,那音太和乐队焕发了新生。

图为“草原蓝色乐队”在排练。资料图片

专业能力不足?表演形式单一?旗文化馆、乌兰牧骑的专业老师定期前来免费辅导培训,指导队员们创作、编排新曲目;学习新技艺,乐队由过去单一的民乐表演,发展为包含民乐、歌舞、好来宝等在内的多种表演形式;缺乏设备场地?演出平台不多?旗里为乐队免费建设了排练室,配备各类乐器,并提供更多外出表演和比赛的机会……“草原蓝色乐队”焕发新生活力。

“传统的民乐搭配新的内容和形式,特别吸引人,如今看演出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聚在一起很开心。”常来看表演的嘎查牧民额定乌拉说。

随着乐队的发展,周边牧民参与热情不断高涨,乐队已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了如今的53人,队员年龄从7岁到76岁不等,累积演出近2000场,深受当地农牧民喜爱。“大家因爱好聚在一起,我们夫妻二人每逢演出排练,再远都要来。”53岁的队员乌力吉笑道,乐队使农牧民间感情更加深厚,乡风民风也大为改善,把不少人从酒桌上、牌场上拉到了文艺表演的舞台上。

图为“草原蓝色乐队”在排练。人民日报记者 张枨摄

如今,像“草原蓝色乐队”一样的民间文艺队,在鄂托克旗已达126支,农牧民演员1600多名,年演出场次达1000余场,他们还将草原的歌声带到了全国各地。

牧民办起博物馆 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栩栩如生的动物画面、形态各异的人面肖像、极具特色的原始符号……一幅幅穿越千年时光的古老岩画摄影作品,吸引了周边不少游人前来。这里是位于鄂托克旗西部的乌仁都西山脚下,一座由当地牧民杨斯庆毕力格建设的博物馆。

52岁的杨斯庆毕力格,自小在乌仁都西嘎查长大的他,放牧时常发现山上有不少石头刻着形形色色的图画,“虽然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岩画,但是它们的身影,早已在我心中深深扎根。”杨斯庆毕力格说。

图为杨斯庆毕力格拍摄的“出行”岩画。新华社发

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摄影爱好者巴特尔来到乌仁都西山采风,请杨斯庆毕力格作为向导,当看到巴特尔相机中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岩画照片时,他意识到可以通过摄影将岩画“带”回去。为此,杨斯庆毕力格购买了相机,学习摄影技术,开始拍摄岩画照片。2013年至今已拍摄了近千张岩画照片。“咱这山里到处是宝啊,各个时代的岩画都有,据说最远能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杨斯庆毕力格和他拍摄的岩画。新华社发

如何才能让更多人看到这些蕴含着千年历史印记的岩画,杨斯庆毕力格想建一座博物馆,可自己的力量还是太过单薄。2016年起,在旗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的支持帮助下,被选为嘎查家庭文化户的杨斯庆毕力格开始筹备建博物馆,旗里为他提供了照相机、摄像机、展架等设备,展出上百幅岩画摄影作品,以及收藏的传统民俗用品和动植物标本、摄影作品等。2019年,这座160平米的小型博物馆正式开馆。

图为乌仁都西山岩画照片。资料图片

“作为家庭文化户,能让更多农牧民来到这里,看到这些记载着历史文化记忆的物品,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就心满意足了。”杨斯庆毕力格说。据统计,开馆以来共有1万余人前来博物馆参观。

图为农牧民参观杨斯庆毕力格建设的博物馆。资料图片

近年来,鄂托克旗按照“实际需要、发挥特色”的原则,对家庭文化户进行扶持,配备文化活动设备、场地、资金等,使家庭文化户在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活跃农牧区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全旗共有家庭文化户182户,我们根据他们各自特点进行分类,有以乐器演奏、民歌演唱等为主要形式,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娱乐型文化户,那音太就是其中之一。”鄂托克旗文化和旅游局文化综合股股长乌云毕力格介绍,“还有如杨斯庆毕力格这类的展示型文化户,以文物藏品、民族文化历史用品或非遗作品展览展示,供群众参观欣赏。”此外,还有为周边群众提供读书阅报、科技推广的知识型文化户,以及几种特点兼而有之的文化户。

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座悬挂着鄂尔多斯“乃日”(蒙古语意为娱乐)传习所牌匾的巨大蒙古包毡房内,此时,数十名身着蒙古族特色服装的学员,正在一位老人的指导下,拨弄着三线、四胡等乐器,演奏出欢快的民族器乐曲。

这位老人名叫芒来巴特尔,今年63岁,是鄂托克旗民间艺人,也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乃日”的代表性传承人。“‘乃日’是在鄂尔多斯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综合性民间表演艺术,以鄂尔多斯民歌、舞蹈、器乐曲等即兴表演为主。”芒来巴特尔向记者介绍。

图为在鄂托克旗鄂尔多斯“乃日”传习所内,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芒来巴特尔(左)在教授技艺。人民日报记者 张枨摄

近年来,随着鄂托克旗民间文艺队和家庭文化户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对传统文化技艺产生了兴趣。为此,2018年起,旗里提供资金、场地等支持,开设了传习所,邀请非遗传承人免费教授群众各类技艺。“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我将电子琴等现代乐器与原生态的民族音乐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全新的效果。”芒来巴特尔说。

33岁的牧民宝音娜,已经跟芒来巴特尔学习了3年乐器演奏,虽然家距传习所50多公里,她总会按时前来,“我在这里学会了三弦、打琴等乐器,现在也是我们嘎查民间文艺队的一员了。”59岁的阿拉腾布拉格也是传习所的学员,“90%以上的学员都是农牧民,大家会定期集中训练,希望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如今,芒来巴特尔老人通过“师徒帮带”、“面对面授课”、“手机授课”等方式,教授民乐民歌技法,学员达到300多人。

图为在鄂托克旗鄂尔多斯“乃日”传习所内,农牧民学员在学习传统文艺技能。人民日报记者 张枨摄

“我们以下派文化指导员的方式,建立家庭文化户专业技能轮训制度,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授课,面向农村牧区定期举办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器乐等培训,年均辅导人数达5000多人次。”鄂托克旗文化馆馆长达古拉介绍。

图为在鄂托克旗牧民家中举办的民族乐器培训班。资料图片

文艺演出如何贴近群众,受到欢迎?59岁的杨乌拉,身为沙日布日都嘎查民间文艺队队长,充分利用学习到的新技能,创新节目形式与内容,以短视频形式,创作了200多部小品、微电影等,“我们的创作围绕农牧民生活,拍摄的是贴近农牧民生活的民间故事、歌舞等,在短视频平台上收获了许多点赞,还吸引了不少高校学生来参与创作、实践。”

图为鄂托克旗沙日布日都嘎查布日都民间文艺队。资料图片

“民间文艺队和家庭文化户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使文化活动延伸到农牧民家庭,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把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实用的致富信息、健康文明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传播到农村牧区深处,在推动民间文化传承、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鄂托克旗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乌云特古斯说。

(责编:刘泽、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