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要闻

沃野绘诗画 乡村展新姿

2021年07月13日09:29 | 来源:内蒙古日报
小字号

兴安盟突泉县曙光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园区聚美恒果四季采摘园内,工作人员正在采摘。

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面粉厂工人正在制作混糖饼。

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右)指导果农种植技术。

巴彦淖尔市小麦植保无人机作业。

赤峰市松山区当铺地满族乡关家营村村貌整洁。

大地律动是号角,乡村振兴正当时。

内蒙古各级各部门辛勤耕耘,培育壮大乡村牧区产业,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环境治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党组织建设“五乐齐鸣”,北疆沃野奏响乡村振兴强音。

亮点一

产业兴旺实现新突破

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粮食产量达到732.8亿斤,稳居全国第八;肉类总产量达到260万吨,奶牛存栏、牛奶产量首次实现恢复性增长,羊肉、牛奶、羊绒产量居全国首位,牛肉产量全国第二;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总量1600多万吨,居全国前列;天赋河套区域品牌影响力居全国第一,产品溢价30%以上,兴安盟大米、科尔沁肉牛、锡林郭勒羊肉、乌兰察布马铃薯等“蒙字号”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亮点二

生态宜居取得新成效

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推进。截至2020年底,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35%,95.3%的嘎查村实现了常态化保洁,60.2%以上的旗县区完成了县域乡村建设规划,55.4%的嘎查村编制了村庄规划。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生活垃圾、村内淤泥、村内沟渠、畜禽养殖粪污等农牧业生产废弃物分别达到了305.5万吨、100.1万吨、2.2万公里和933.9万吨,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8%,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五原县、伊金霍洛旗、扎兰屯市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五原县被评定为全国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

亮点三

乡风文明迈出新步伐

围绕“一学”“两建”“三带”“五改”“五提升”,设计开展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组织好面向基层的“十进村”和嘎查村(社区)自办的“十个一”等活动,开展志愿服务3.8万场次,广泛开展“文明团结超市”建设,改陈规、除陋习、树新风成为农村牧区最强音。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苏木乡镇(街道)文化站和嘎查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电网络入户、“鸿雁图书悦读”等工程建设,建好管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组织第二届“农民丰收节”等群众文化活动,起到以文化人的作用。

亮点四

治理有效展现新气象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实施意见》,3个旗县获评全国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3个苏木乡镇、30个嘎查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文明村镇。嘎查村党组织不断强化,嘎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40%以上,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比例持续上升,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嘎查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实施万名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全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嘎查村达到90%以上。自治、德治、法治水平不断提高,全部嘎查村(社区)制定修订了村规民约,七成以上的的嘎查村组建了村民议事会等“四会”组织,苏木乡镇、嘎查村人民调解组织和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农村牧区保持和谐稳定。

亮点五

生活富裕开创新格局

农牧民获得感持续提高,2020年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67元。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苏木乡镇(街道)硬化路应通尽通,村村通水泥路全部实现,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受益70余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81%以上,累计实施农村牧区危房改造130.4万户,街巷硬化里程近12万公里。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低保兜底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率达到94%以上,嘎查村集体产权清产核资基本完成,国有农牧场、农垦、林业草原、供销社等改革纵深推进,农村牧区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五大振兴”齐发力 擦亮农村牧区幸福底色

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内蒙古紧紧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全域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宜居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善治、农村牧区生活水平提升等各项工作,坚定不移推进农牧业农村牧区优先发展,奋力书写农牧业强、农村牧区美、农牧民富的新时代新篇章。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利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等重大工程,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奶业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奶牛存栏和牛奶产量连续3年恢复性增长。肉牛、肉羊存栏实现稳中有增,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生猪稳产保供目标。重点建设15个优势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带,形成玉米、奶业2个千亿级和肉羊、肉牛等9个百亿级农牧业产业集群。实施现代种业工程,建设了内蒙古大学草原家畜种质创新繁育基地和3个国家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出台《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扩展到37个,示范家庭农牧场、合作社分别达到3850家、2956家。开展“万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和“草原之光”硕士创业行动,2020年选派科技特派员4000余人。实施“春潮行动”,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工返乡创业,全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47.1万人,农牧民工创业4.5万人、带动就业11.1万人。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建设1.2万所“学习讲堂”,嘎查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达到12522个。创建国家、自治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旗县40个,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示范点)6860个,自治区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1094个。

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连续实施“十县百乡千村”示范行动和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35%。五原县被评为全国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3年保持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达到86.6%和98.2%。

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制定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实施办法,组织实施“一嘎查村班子一名大学生”培养行动,集体经济收入低于5万元的嘎查村全部清零。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实施意见》,创建3个全国乡村治理试点旗县和示范村镇,村规民约覆盖率、修订率均达到100%。(文/本报记者 韩雪茹 图/本报记者 孟和朝鲁)

(责编:刘泽、张雪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