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更强大的力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访自治区党委农牧办主任、农牧厅厅长牧远

2021年01月14日10:12  来源:内蒙古日报
 

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是内蒙古在“十四五”即将开局起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即将扬帆起航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作为农牧业大区,内蒙古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畜产品供给的艰巨任务。“十四五”开局之年,内蒙古农牧部门将如何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和今年的“三农三牧”工作?本报记者专访了自治区党委农牧办主任、农牧厅厅长牧远。

牧远认为,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总结全区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对新一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为做好“十四五”时期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农牧业农村牧区工作主要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三牧”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农牧业农村牧区优先发展总方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农牧业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守住“三农三牧”战略后院,发挥好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牧远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全区农牧系统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做好“三农三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下大力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重点解决好种子和耕地的问题,切实提高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围绕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这七个方面的工作部署,牧远介绍了内蒙古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他说,内蒙古要加紧谋划和布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重点任务,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牧区改革为主要内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投入更多资源和力量实施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牧远认为,推进内蒙古的乡村振兴,既要做好“全面”的大文章,又要把握好以下三个重点。一是促进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出台衔接政策措施,持续推动农牧业发展资金向摘帽地区倾斜。支持发展扶贫主导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牧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建立健全减贫带贫长效机制,强化产业扶贫风险防范,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果。二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推动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村容村貌提升,完善农村牧区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到2025年,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左右,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的嘎查村达到90%以上。实施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每年对400个行政村实施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加快补齐农村牧区公共服务的短板。三是加快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深化农牧民自治实践,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发挥正面典型激励引导,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夯实乡村治理根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十四五’期间尤其是2021年,内蒙古的粮食生产还会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各级农牧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确保内蒙古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只增不减,从基础上、根本上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牧远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要下大力气解决好种子和耕地的问题,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打牢粮食安全基础,坚决守好耕地红线,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藏粮于地,要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解决好耕地保护的问题,积极开展退化耕地治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持良田粮用,优先种三大主粮,其他耕地宜粮则粮、应种尽种,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加强耕地质量建设,重点实施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改良行动以及黑土地保护利用,努力提升全区粮食生产能力。“十四五”期间,内蒙古计划新增高标准农田1500万亩,到2025年,全区高标准农田达到5500万亩以上。扎实开展盐碱化耕地改良,探索适盐农业技术模式,2023年起,改良中度盐碱化耕地200万亩,与国家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一体推进;积极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和耕地轮作,全区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2950万亩以上。

藏粮于技,要开展种业创新联合攻关,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支持种业企业做大做强,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及监管治理能力,加快构建现代种业体系。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用3年时间,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宜内蒙古种植的优质农作物新品种,用5年时间,摆脱奶牛、肉牛对国外种源的依赖。持续巩固肉羊种业优势地位,持续推动地方良种选育提高、引进品种本土化繁育和新品种培育,构建自主高效的育种体系,推动肉羊种业保持全国领先,通过优质专用品种的推广应用,早日实现重要农产品的种源自主可控。继续在全区开展以“控肥、控药、控水、控膜”为主的绿色生产技术,提升技术覆盖率,引导全区粮食生产方式进一步向绿色高效转变。实施农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构建科技特派员、现代农牧业技术转移转化平台等多元化成果转化体系,提升农牧业机械化、数字化水平,引导粮食生产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切实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持续提升重要农畜产品供给能力,加快补上‘三农三牧’领域短板,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高效、农村牧区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牧远说。(记者 韩雪茹)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