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万里——鄂托克前旗40年巨变

2020年11月01日10:50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编者按:

40年前,一片戈壁,一条砂土街,一个农牧民一年只挣123元。40年后,草木葱茏,城乡繁盛,一个农牧民年入20519元。

40年前,农牧业落后萎缩,工业几乎白纸一张。40年后,一个繁荣昌盛、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小城已然屹立于内蒙古向南敞开的怀抱。

40年前,5.4万人在这里耕耘、守望、筑梦。40年后,8.1万个后辈继往开来,奋勇不息。

这是鄂托克前旗诞生、创业、奔涌向前的40年:

从1980年到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4.5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773.1倍;

这是鄂托克前旗从无到有、挺进“全国西部百强县市”,从鄂尔多斯市“最末排”向“排头兵”挺进的40年:

工业主导地位显著增强,资源生产和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新兴产业开始起步,连续3年入列全国西部百强县市。

这是鄂托克前旗富民惠民、旗强民富的40年:

3.6万贫困人口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城乡居民收入连续攀升,民生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

40年间,这片1.2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见证了千年未有的历史性变迁——

经济结构上,以农牧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

社会结构上,以农牧业人口为主体转变为以城镇人口为主体。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指引下,鄂托克前旗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强势挺进,生态农业稳步增效,红色旅游声名远扬,美丽乡村星耀遍野,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的新路子。

40年回首,致敬来路,许诺未来。

从温饱不足到共赴小康,人民福祉显著增强的40年

9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草原上,长调悠扬,彩旗招展,各族群众欢聚一堂,举行那达慕开幕仪式,庆祝农民丰收节。

↑鄂托克前旗万余名农牧民欢聚一堂共庆丰收年

草原上洋溢着喜庆、热烈、祥和的气氛。人们载歌载舞,表达心中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回顾鄂托克前旗4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让今天的鄂托克前旗更有底气也更有自信,也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鄂托克前旗委书记布仁其木格说。

时间浩浩汤汤,在人们记忆里刻下过往。

从土坯房到砖房再到别墅,40年来,昂素镇昂素嘎查牧民吴召日格图家有一出“房子三部曲”。

小时候,七十多平米的土房子,夏天漏雨,冬天冻脚,土炉子是唯一的取暖工具。吴召日格图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新房子住。

↑昂素镇昂素嘎查牧民吴召日格图家第一处住房

1990年,他家建起一百多平米的砖房,有了暖气;2011年,政府鼓励牧区发展牧家乐,一百三十多平米的别墅也建起来了。土房和砖房作为“博物馆”,成了研学实践基地。

↑吴召日格图一家如今住进了别墅

坐在装修高档的客厅里,吴召日格图笑着说:“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一年收入也有四五十万块钱,这40年来的变化想都不敢想。”

从贫穷走向富裕,从省着吃到吃得好,从忧居到安居、宜居,从穿暖到追求时尚……40年来,托克前旗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大幅提高。

↑“现代化牧户”在鄂托克前旗屡见不鲜

建旗初期,大部分农牧区不通电、不通水、不通路。如今,农牧民开着私家车,城里、草原两头住。

“小病扛,大病躺,得了重病见阎王。”1980年,全旗卫生机构只有12个,卫生技术人员131名。受制于缺医少药、医疗匮乏、出行困难,不少农牧民承受着病痛和因病致贫的双重之苦。

40年来,鄂托克前旗卫生事业空前发展。卫生机构达94个,增长7.8倍;卫生技术人员630名,增长4.81倍。全旗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还与北京、内蒙古、宁夏等地三甲医院组成医联体、远程会诊和“入旗坐诊”等跨界合作,医疗水平大幅提高,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病人少跑路”。通过家庭医生、健康扶贫兜底保障、“先诊疗后付费”、扶贫义诊等举措和政策,杜绝群众“因病致贫”风险,仅2019年,全旗集中救治患有25种大病的贫困患者93人,救治比例100%。 “国家卫生旗”的荣誉实至名归。

↑现代化的蒙医院坐落在城市中央

↑通过家庭医生等保障机制,老年人足不出户享受医疗服务

始于人民、兴于人民、归于人民。

2019年,鄂托克前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85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519元。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全旗663户174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40年来,鄂托克前旗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覆盖城乡、层次齐全的现代化办学体系。2019年学前入园率达98.21%,义务教育率和巩固率达100 %。

而建旗之初,人口文盲率接近40%。

↑曾经的校园一角

↑如今的蒙古族幼儿园

如今,全旗各类教育齐头并进,学前教育富有特色,义务教育顺利通过国家基本均衡认定,城川小学被教育部确定为“智慧教育试点学校”,旗职业高中民族手工艺专业被评为国家首批民族文化传承示范点,旗蒙小学、蒙中被评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与北京衡越教育集团和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办学,成果初现……

↑上世纪90年代的电教课堂

↑如今,城川完全小学使用平板电脑上课

民族教育事业更是蒸蒸日上,办学条件处于同级学校的优质水平,各学段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比例均超出其人口所占比例。

鄂托克前旗毗邻陕宁地区,地处内蒙古西南部,是一个蒙古族人口约占30%的牧业旗。40年来,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地传承民族团结优良传统,保障了自治区西南大门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孟克巴雅尔家在昂素嘎查,是该旗永喜生态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也是一名党员中心户。他热情敦厚,周围的汉族群众生产生活上遇到困难,也喜欢向他求助。牧民刘银宝患病,孟克巴雅尔协助申请医疗救助;邻居高业林家的牛棚倾倒,他跑前跑后,帮着争取扶持项目。

“我们都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就像一个大家庭,彼此和谐共处,团结互助,努力建设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孟克巴雅尔说。

↑作为党员中心户,孟克巴雅尔成了农牧民和身边党员的方针政策宣传员

民族团结与进步,如同船之双桨,相得益彰。

40年来,昂素镇68岁老人巴日太和民族乐器的故事,映射着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过去家里就一把三弦,平时不舍得弹。就盼着谁家办婚礼,这就是最大的文化活动了。”如今,巴日太办起了器乐加工、销售公司,免费教农牧民弹奏乐器。

那达慕大会、敖包祭祀、民间手艺培训、民歌大赛等活动在草原遍地开花,各类协会、艺术团由最初的17个发展到了47个。一个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交融共生,蒙元文化、汉族文化交相辉映的多元文化体系初步形成。

从“一张白纸”到“西部百强”,玉汝于成的40年

40年前,鄂托克前旗隶属鄂托克旗,偏居内蒙古西南角。人们印象中,是一片遥远之地。至首府呼和浩特568.9公里的路,坐车两三天才能到。

1980年8月12日,从鄂托克旗划分出来,鄂托克前旗正式建旗,翻开了奋斗与荣耀的新篇章。

↑曾经,一条土街看全城

1.218万平方公里,人口5.4万,唯一的街道是条砂土路,全旗仅72部电话,财政收入为162万元,工业几乎为零,农牧业看天吃饭——这是鄂托克前旗的起点。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和每一步。

↑如今,一座美丽的生态小城拔地而起

——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从建旗之初的盐化厂、麻黄素厂、地毯厂,到如今“煤炭为基础、煤电为支撑、煤化工为主导、油气为补充”的循环产业集群,工业经济十年一飞跃:从1980年到1990年,全旗工业总产值增长4倍;1990年到2000年,增长15倍;2000年到2019年,增长47倍。工业产值占GDP比重由1980年的17.93%跃升至2019年的59.4%,全旗经济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重大转变。

↑当年的地毯厂、盐厂、砖厂

新世纪以来,以上海庙经济开发区为工业主阵地,鄂托克前旗已发展成为内蒙古、宁夏、陕西三地能源交汇的资源转化要地。

9月22日23点53分,“蒙电入鲁”首台百万机组在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正式投运,作为国家“西电东送”“煤电一体化”的重要一环,昔日默默无闻的偏远小镇日渐成为我国清洁能源输出重镇。

↑上海庙镇能源化工基地

↑花园式煤矿——榆树井煤矿

↑盛鲁电厂2X1000MW超超临界发电项目运行机组

↑鄂西物流园区

新的起点,鄂托克前旗以建设鄂尔多斯西部煤炭储配交易中心,打造全国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为目标,打好“工业循环发展”牌,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以煤为基、多元转化”的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正在形成,以煤炭的“清洁续航”为全国贡献“绿色动能”,让“黑金”之地变成现代能源经济的“蓝海”。

——农牧业从做增量向做品牌转变:

这些天,城川镇伊克柴达木嘎查,一大片金绿色草甸茫茫入天际,巴音吉日格乐一家喜获丰收。

鄂托克前旗牧民以种伺畜,多有种植苜蓿、青贮的习惯。这里风大,为提高苜蓿成活率,巴音吉日格乐大胆试验,将小麦和苜蓿套种在一起。“没想到第一年就成功了。”他不仅与乡邻分享新技能,还注册了“阿都泰”品牌商标,为当地发展“净菜、净粮、净肉”贡献力量。

40年前,节衣缩食并不鲜见。

“吃的是沙米窝窝,沙米炒面,我丈夫在外面放羊,晚上回来吃一点炒面,我舍不得吃,喝点热水就睡了。”上海庙镇特布德嘎查,70岁的韩志兰回想往事不胜唏嘘。

↑旧时的农牧民看天吃饭

弹指一挥间,旧貌换新颜。地还是那块地,思路和方法的转变能生发奇迹。

40年前,农牧民种地、养羊肩挑手扛、披星戴月、勉强温饱。如今,机械化种植、卫星放羊已成常态,新型农牧民坐地办起农牧家乐,一年收入四五十万已是寻常。

↑如今,在北纬37度优质果蔬经济带,“净地农牧业”的品牌加速度,已经冲出鄂尔多斯高原,奔向粤港之地

40年筚路蓝缕,鄂托克前旗农牧业生产总值翻了139倍,现代农牧业格局已成,“鄂托克前旗有机牛羊”“鄂托克前旗辣椒”等一批品牌闯出名堂;农牧民告别土屋,住上了别墅,年收入由123元提至20519元,增长166.8%,连续15年居鄂尔多斯市第一。

↑如今,机械化种植、卫星放羊已成常态

新的征程,以建设面向全国的优质农畜产品交易中心,打造内蒙古西部优质有机果蔬生产基地为目标,鄂托克前旗坚守“净地”,打造“净牌”,建立起农企利益联结体系、市场精准对接体系、标准化的指导服务体系,一户不落地将农牧户联结到产业链上。

在北纬37度优质果蔬经济带,“净地农牧业”的品牌加速度,已经冲出鄂尔多斯高原,奔向粤港之地。

——现代服务业由满足刚需向经典化、精品化、多极化转变:

40年前,饭店、旅店、商店、理发店,“四店”看遍鄂托克前旗服务业全貌。

↑建旗初期的百货商店

↑上世纪90年代农贸市场

↑现在的农贸市场

如今,星级酒店、疗养院、文化产业园、游泳馆等服务场所星罗棋布,装点着四海宾朋的生活。

昔日偏远小镇,成为内蒙古连通中西部商贸往来的驿站。

在阿吉泰健康养生园,来自陕西的苏雪梅和“疗友”在院子里唱歌,这是她第五次来度假。自2016年启动旅居养老项目以来,这里已接待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客流65万人次。

↑阿吉泰养生园

这是鄂托克前旗动能转换的一个缩影。随着金融服务、大型商贸、咨询服务、电子商务以及餐饮、娱乐、休闲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兴起,上海庙、大沙头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的建成,圣火公园、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文化旅游配套设施的健全,现代服务业增加值40年翻了1221倍,成为拉动增长的支柱产业。

重组要素、重聚动能、重塑环境。除了精品化、多极化发展,他们还通过“经典化”增强城市对外辐射力和影响力。

作为党的民族政策发源地,近年来,鄂托克前旗深入发掘“红色矿藏”,变红色资源为品牌优势,成功走活了发展一盘棋。这里先后建成城川民族干部学院和一批实践教学点、红色研学户。2018年以来,实现教育培训和红色旅游收入近40亿元,直接带动1000多个合作社、农牧家乐和1.5万农牧民创就业,人均增收1.2万元,“研学+旅游+商贸”的链条式产业格局形成,“中国西部最规范的红色研学基地”已经声名远扬。

↑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旧址举办的现场教学

↑种植大户曹扎娃研学点“绿色生态”宣讲

新的时代,以建设内蒙古西部红色旅游集散中心,打造全国红色培训教育基地为目标,一条红色文化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从这里“起步",出北疆,向远方。

一二三产三大目标的提出,折射当地发展轨道由“量”向“质”的嬗变。

经济指标见证这40年的奋斗与成就:

1980年,鄂托克前旗GDP总量仅有1641万元;2019年,达到13.5亿元,增长824.5倍。一洗昔日内蒙古西南边缘的荒僻形象,鄂托克前旗日渐成为自治区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从“一条土街”到“全国文明县城”:筑城造梦的40年

67岁的陈占禄记得,40年前,一片荒沙滩包围着旗府敖勒召其镇,唯一的“街道”是一条不足一里的沙石路。城里人坐长途车只有8条线可选,农牧员出行靠步行和驴车。

从一条砂土路,到贯通东西、对接南北、内外相连的枢纽之城,交通“建”证鄂托克前旗40年。

↑昔日城乡交通

1980年,公路总里程400公里。2019年,公里总里程3825.1公里,增长9.56倍;建成三新铁路、宁东联络线、榆树井专用线、新上海庙一号专用线等,累计修建完成干线铁路232公里;随着鄂托克前旗通用机场的正式通航,形成“铁公机”立体交通体系。

↑如今“铁公机”立体交通体系已然形成

如今,全旗每2.3户人家就有一辆汽车,每个牧户家门口都有一条柏油路,人们打飞的到市里赴晚宴。出行的高效促进了城镇化提升和区域产业发展。

40年前,一条街、几栋楼、几排平房、一座车站、一个广场,就能概况城市全貌。城镇人口不足1100人,占全旗总人口的1.96%。

如今,广场、公园、植物园、游泳馆、体育馆、乒羽馆等休闲场所等应有尽有,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宜居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名片上自豪地印上了“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生态园林县城”等名号。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宜居水平不断提高

2019年,全旗常驻人口的城镇化率已达61.21%。人们的生活边界不断拓宽,在产业、旅游、消费等领域,和宁夏银川、陕西靖边频频上演“三城记”。

40年,滩涂变新城。如今人们早已习惯,在路边的某栋大厦上下班,在沿线的某个咖啡馆会见朋友,在路旁公交站等待归家的车,或驾着新车奔向下一个梦想的目的地。

从“沙地求生”到“生态大门”:逐绿前行的40年

金秋时节,昂素镇沙日胡舒嘎查,层林尽染,草木巍巍,景致怡人。

“我们嘎查的种植已经达到了全部草牧场的70%,家家户户都种树、种柠条。”沙日胡舒嘎查党支部书记吉日木图说,为生态做贡献已经成为了民俗。

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这70%的绿色,来得并不容易。

20世纪70年代末,风沙大、气候干旱、过度放牧导致草牧场生态逐年恶化。建旗第一年,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80%以上为沙化和半沙化。

↑上世纪70年代末,风沙大、气候干旱、过度放牧导致草牧场生态逐年恶化

“草场上基本都是沙子,喂羊就更困难了,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不好了。”牧民敖特根生布尔回忆,当他们意识到保护草牧场的重要性,便开始大面积种植柠条。

经过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的努力和政府“一张生态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经过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政策的实施,草牧场得以休养生息,生态植被逐步恢复。

↑今天的哈日根图湿地草原

↑百万亩柠条

2019年,全旗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37.8%和23.91%。昔日的不毛之地,成功逆袭为内蒙古生态“南大门”,“全国园林旗”“中国绿色名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荣誉纷至沓来。

↑街心花园是居民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草原的绿色蝶变是鄂托克前旗40年来坚持绿色发展的缩影。

通过手机接入“草原电子眼”后,昂素镇昂素嘎查牧民孟克巴雅尔足不出户就能看到自家5公里范围内草场的情况。这些信息还能及时回传到旗里的大数据中心。“小到牧民草畜平衡的丰歉,大到干部任期内自然资源资产的增减,都一目了然。”鄂托克前旗数字草原信息中心主任王伊拉图说。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和探索上,鄂托克前旗总是勇于吃螃蟹:

先行先试,编制了我国西北地区首套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索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工作中的运用;在自治区率先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率先启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不断落实环境治理工程,推动清洁能源结构优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构建绿色经济体系。引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创新企业。“落户这里,我们看中的既是营商环境,更是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内蒙古兴源碳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健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改善的同时,农牧民通过生态农牧业、沙草产业、旅游业等提高了收入。借助昂素镇“百万亩柠条基地建设”,今年,沙日胡舒嘎查新建了一个饲料加工厂,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服务牧民发展肉牛肉羊养殖,逐步延长集柠条、沙柳种植,饲料加工利用为一体的产业链。

荣誉正在路上,接踵而来。10月9日,鄂托克前旗获评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政府引导、产业拉动、企业带动、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正融入鄂托克前旗发展肌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正在形成。

光阴荏苒。彼时的青年,已白发苍苍;当年的孩子,如今正当壮年;伴随着建旗而生的80后,逐渐成为各领域骨干中坚;一批批90后,陆续走上事业的舞台……

40年前,5万人在这里耕耘、守望、筑梦。40年后,8万名后辈接续传承,奋勇不息。

四十正青春。站在新时代的起点,鄂托克前旗,前程万里。

后记:

2020年,非同寻常。

这一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以及“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这一年也刻骨铭心,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世界大变局向纵深演变。

站在这一历史节点,鄂托克前旗迎来建旗40周年,更加意味深长。

鄂托克前旗很小,只是中国地图上的一个点;鄂托克前旗很大,足以承载5万人的过往和8万人的未来。

回望一路走来的40年,从“解决温饱”到“小康水平”,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党的十八大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这一系列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执着追求,记录着鄂托克前旗各族群众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决心。

与贫困作战,与疫情作战,与一切阻挡人民奔赴美好生活的力量作战。作为映射时代大潮的一束光,透过鄂托克前旗这扇窗,我们看到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和光明前景。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40年薪火相传,不舍昼夜,我们期待,下一个40年。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