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给黑土地“盖棉被” 758.93万亩黑土地完成保护性耕作

2020年10月30日16:21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走进田间地头。内蒙古农牧厅农机局供图

人民网呼和浩特10月30日电(陈立庚)据内蒙古农牧厅农机局消息,2020年,内蒙古全区已完成保护性耕作面积758.93万亩,超额完成农业农村部下达的700万亩目标任务,是目标任务的108.4%。其中,呼伦贝尔市完成462.92万亩、兴安盟完成231万亩、通辽市完成25.04万亩,赤峰市完成39.97万亩。此外全区还建设了8个整体推进县,打造了20个县级、67个乡级高标准应用基地,在典型区域设立了8个长期固定监测点。

今年2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支持黑龙江、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四省(区)开展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内蒙古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方案(2020-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推进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任务目标、技术模式、作业质量、补助标准,相关盟市、旗县(市、区)也分别制定了6年行动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从2020年开始,内蒙古聚焦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黑土地,大力推进保护性耕作行动,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2950万亩,占内蒙古东部四盟市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

国内外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一项能够实现作物稳产丰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其核心要求是在不翻耕土壤、同时地表有秸秆覆盖的情况下,进行免耕播种。这一全新的耕作制度可以实现节本增效、蓄水保墒、培肥地力,有效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杜绝秸秆焚烧等多方面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它的核心要求是在不翻耕土壤、地表有秸秆覆盖情况下进行少免耕播种,”内蒙古农牧厅农机局局长包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内蒙古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主推两种技术模式:一种是秸秆全量覆盖加免少耕;另一种是秸秆部分覆盖加免少耕。按照“多覆盖少动土”的原则,在保护性耕作地块尽可能实施免耕播种。

经过一年的实践,内蒙古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成效初步显现。保护性耕作逐渐成为东北地区适宜区域农业主流耕作技术,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

包洁介绍道,黑土地保护耕作行动的主要成效体现在抗旱保苗效果好、风沙危害有效减轻、生产成本有效节约等3个方面。其中,保护性耕作农田与传统耕作相比,减少秸秆离田、耕翻整地等作业环节,减少机械作业3次左右,减少灌溉1-2次,亩可节约成本40-60元。

据了解,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8亿元,作为约束性指标支持内蒙古东四盟市实施保护性耕作。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也把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作为稳定粮食生产的重点工作,在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自治区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对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作出部署。

包洁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绩效管理,加大高标准应用基地建设,做好实施效果监测、技术指导和数据采集分析工作,制定适合内蒙古特点的保护性耕作作业技术要点,确保明年保护性耕作顺利实施。”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