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家窑村:葡萄“串”起甜蜜生活

2020年10月29日15:24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坐落于黄河岸边、山梁之下的托克托县河口管委会郝家窑村,曾经偏远贫困、无人问津。如今,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村庄已经发展成为美丽、富饶、远近闻名的休闲旅游胜地。2017年郝家窑村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之称,今年8月还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秋收过后本应该是清闲的时日,可48岁的孟文良却忙着给他的“宝贝”葡萄埋土越冬。“因为葡萄到了冬季就不生长了,为了保持枝条上的湿度,必须埋到地里面,在外面容易流失水分,葡萄流失水分后第二年容易死掉。”孟文良告诉记者。

郝家窑村葡萄种植历史悠久,依靠特有的小气候优势,这里的葡萄因皮薄汁多、味香可口等特点广受欢迎。全村葡萄种植面积达1500亩,年均产量达3000多吨,年收入超过4200万元。在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葡萄,葡萄产业也成为了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同时,郝家窑村以葡萄产业为基础,依托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餐饮和乡村旅游。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的郝家窑也成为托克托县沿黄旅游观光经济带上的闪亮明珠。

“原来在托县旅游业没有兴起的时候,我的葡萄只有二三亩,销量也不好。这几年旅游业发展了,人们种植的葡萄都不少,我现在有二十多亩葡萄地,每年收入在10到20万元之间。村民们基本上有七八亩地就能达到10多万元的收入。”提起葡萄种植,孟文良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同很多村民一样,孟文良还经营着一家农家乐。老孟也是村里最早涉足这一行的人之一,他的农家乐占地十余亩,建筑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坐在家里就把钱挣了”,这样的事儿以前老孟想都不敢想。

“我家农家乐是从2004年开始发展的,从一个小饭店一直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后来有了神泉景区的带动,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农家乐也逐步发展壮大,从刚开始收入不足一万元,到现在是成倍的增长,近几年农家乐经济效益能达到五十万以上。”谈话间,孟文良难掩激动之情。

如今,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了,村集体经济的家底也越来越厚实了,郝家窑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制定了9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实现了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一体化发展。通过积极发展绿色休闲农家乐新型农业示范点,以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形成绿色链条,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为乡村振兴描绘生态底色。

“郝家窑村这几年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沿黄旅游经济带抓旅游发展。我们首先从东梁近四千多亩土地开始,通过防沙改造,发展林果经济,分别种植了李子、兰州大杏、海红果。通过这样的规划,在春季可以赏花,在秋季可以采摘果实。在环境整治方面,通过第三方运作,旅游厕所内环境卫生非常干净整洁。郝家窑村西边是黄河,我们通过黄河开河鱼节、观黄河流凌、品开河鱼宴、葡萄节、双墙秧歌、社火活动、二人台等多种活动,充分展示本地独特文化,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带动了旅游业的长足发展。”郝家窑村党支部书记郝争平说。

诱人的炖黄河鱼,满梁的果香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天然景致,吸引着四方游客。郝家窑村老百姓们心齐了,劲足了,充分享受着“绿色银行”的回馈,景美了,收入增加了,美好的小康生活指日可待。(苗青)

(责编:赵梦月、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