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区九成功村大步迈向成功的新路子!

2020年09月03日17:27  来源:鄂尔多斯发布
 

山清水秀、林木茂密的景区,小院深深、美食飘香的农家乐,果蔬飘香的智慧农场……初秋时节,走进东胜区罕台镇九成功村,人来人往,车流不断,到处呈现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今年的智慧农场非常成功,仅此一项村集体收入12万元,这要感谢东胜区教体局及驻村工作队”,村支部书记李铁锁乐呵呵地说,“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村实现了班子建设加强、村民收入增加、集体经济壮大的历史性变化。”

果蔬飘香的智慧农场

的确如此,九成功村不仅村集体经济破零起步,更摘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桂冠,成为东胜区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子,包联帮扶让该村结出了民富、村美、强基的累累硕果。

党建引领,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

九成功村党群服务中心

去年4月,九成功村来了几个年轻人——东胜区教体局驻村工作队。在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王刚的带领下,他们察看村情、入户走访、摸底调査,一头扎进村子发展里。可是,驻村工作千端万绪,群众诉求纷繁复杂,该从哪里入手?

九成功村先天条件优越,109国道、旅游专线穿境而过,国家4A级景区位于村内,农家鸡蛋小有名气,离城近、交通好,环境优美,土地肥沃。当东胜其他村如火如茶干事业的时候,九成功村悄无声息,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形同虛设,村集体收入多年来停留在数字“0”上。村民守着青山绿水过苦日子,没产业、没动力、得过且过,屡次在全镇各行政村考核中排名倒数……这一切,让村民们渐渐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乡村要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党建这个核心。”从包联单位东胜区教体局再到每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大家很快形成了一个共识:一定要最大限度为九成功村的发展谋好路、蓄足劲。而党建,正是所有一切工作的“核心”。

九成功村辖14个村民小组,常住户有182户、382人,贫困户2户7人,50岁以上人口占到了九成。多年来,村里只有一个简易村部,“有组织无场所”“有党员无阵地”,让村民代表大会党员活动常常组织乏力、效果不佳,极大削弱了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服务能力。当务之急,是要把这个“欠账”补上。

驻村工作队多方考察,最终选择在人口相对集中、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的九成功村四社打造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去年5月开始筹建,7月份完工,200多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粉刷一新,配齐了各类办公、活动设备,东胜区教体局为此累计投入了12万元。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村民议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补短板,更要强组织。再好的点子没人听、没人干,都是徒劳。

九成功村有党员75人,为有效调动每名党员的积极性和先锋模范作用,在驻村工作队的协助下,九成功成立了村党总支和两个党支部。重组后的村“两委”班子组织架构更为优化合理,7名村“两委”全是45岁以下的年轻人,并吸纳了一位远近闻名的创业能人——刘涛。

“将刘涛吸收到村委,真正做到把优秀青年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帮带能手,起到了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奔小康,带领群众谋发展良好局面。”王刚说“,而且遇事找他商量、困难请他解决,致富带头人的作用被充分地激发和调动起来,形成了滚雪球般的效应。”现在,刘涛的养殖场不仅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代养鸡,还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低价鸡苗,年均带动农户增收1万元。

为从思想上解决阻碍九城功村发展的难题,2019年以来,工作队组织开展了第一书记围绕政策讲党课,村支书紧密围绕村民矛盾化解讲党课,致富带头人讲党课,同时还安排了老党员讲过去的故事,让每个共产党员不忘入党初心,牢记共产党人的使命;组织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学习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按要求组织召开“三会一课”、组织民主生活会、党员评议等活动,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党员和村民精神面貌明显改观,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在今年的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户田小丽得知消息后,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主动请缨参与本小区疫情防控值班20多天,做起了“守门员”,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成为“脱贫致富感党恩”的生动诠释。

驻村工作队入户宣讲扶贫政策

能干事、敢干事的村“两委”班子,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跟着他们干,致富有奔头!”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根和源泉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根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不断提升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发展力,才能把村庄发展好建设好。”王刚说。

唤醒千年沉睡的土地

在村里,有几处长满荒草的闲置土地引起了东胜区教体局负责人及驻村工作队的注意。空置大片土地为何不利用?村支书李铁锁直言:“不敢种,怕滞销。”

的确,相似的资源禀赋让东胜区各个村发展思路高度重叠,宜种农作物雷同,市场竞争激烈。

老问题得有新思维。

九成功村地处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如何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帮助村民增收,已成为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面临的“必答题”。

脱贫致富,找对路子是关键。在深入走访调研摸准村情民情的基础上,东胜区教体局负责人、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因势利导,借助国家的扶贫政策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使得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并步入“快车道”,村民逐年增收。

“我们3个老师认领了1份地,3家人今年的蔬菜足够了,像我们平时工作忙,每周来一次,采摘些蔬菜,感受一下田园生活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智慧农场,摘了几筐蔬菜的东胜六中教师李生裕对记者说,“”孙子很少接触田园生活,认领土地后,就多了一项户外活动,每次来都要领着孙子,让孩子体验一下春种秋收的农耕文化。”

据了解,“智慧农场”自今年4月开始运营至今,已经认购了439份、每份30平米共计20亩的土地,在农场管理员的悉心照料下,农场里的黄瓜、柿子、青椒、尖椒、茄子、秋葵、豆角七种蔬菜长势良好。

“我们保留了最原始的农耕方式,远离化肥、农药,纯天然绿色果蔬,每份地500块钱,便可拥有一块由专人代管、专属“私人订制”的农家菜园,享受一年新鲜、绿色的应季蔬菜专供。”智慧农场”管理员屈金飞介绍说,“我们有种菜的传统,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能为认领土地的市民做好一切服务。”

在“智慧农场”旁,村里配套种植了30亩的向日葵、白菜、土豆、甜玉米、南瓜和各种萝卜及200亩的荞麦等,为采摘的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

同时智慧农场还配套了认领公鸡项目,今年包联帮扶帮助完成认领公鸡订单757只,认领一只公鸡150元,市民采摘蔬菜之后,还可以带着孩子体验喂养认领鸡和捡鸡蛋项目。王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土地种玉米等作物收入不到1000元 ,而农场里认领后的土地,最低收入1万元,同样的土地种植收益提高10倍还多。再加上每星期来九成功采摘蔬菜的市民能达到上千人,还能带动周边村民发展农家乐、销售农副产品。

此外,驻村工作队多条腿走路:

——走“订单农业”之路,去年开春通过流转和整合利用闲置的400余亩土地,经与双满餐饮集团签订的土豆销售协议和教体系统荞面消费扶贫认购,2019年让村集体收入5万元,今年荞麦、土豆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驻村工作队将新建的两栋约1700多平米的现代化花卉大棚,租给具有专业技术的企业运营,不光免去了经营顾虑,每年还可为村集体稳定增收4.5万元。

——凭借“百企帮百村”的政策东风,东胜区教体局和罕台镇共同努力先后为九成功村争取到村集体产业发展资金50万元,入股九城宫旅游区新项目建设,协议期限3年,每年村集体可固定分红12万元,到期全额返还本金,三年下来,村集体便可净收36万元。

为解决农副产品销路,第一书记王刚果断上镜,多次带货直播,同时在东胜区教体系统发动了“荞面认购”消费扶贫活动,共认购荞面约2万斤,交易额10万元,在教体系统和全社会营造了“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全民参与扶贫良好氛围。现在,王刚每天都能接到村民的电话,让他帮助卖农副产品。

第一书记王刚带货直播

“农田直接链接了市场,让九成功村的农业生产有的放矢,有效避免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王刚说,“明年,村里将扩大智慧农场的规模,让更多的市民来村里体验田园生活。”

山还是那座山,地还是那片地,变换思路,却发现那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从“不敢种”到“大胆种”,东胜区教体局及驻村工作队的思路办法给九成功的村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教育课: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只有调动“市场”这个指挥棒,才能真正摆脱种地“靠天吃饭”的困境,也才能摆脱不敢种、不会卖、脱贫没底气的怪圈。

村委委员郭二计认为,富脑袋胜过富口袋,输血造血再多再好,都不如观念转变过来、脑子活络起来。提起包联单位东胜区教体局及驻村工作队,郭二计是心服口服。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在罕台农牧民创业园区田小丽的化妆品摊位,不到10分钟,田小丽就为顾客美好了甲。41岁田小丽是九成功村仅有的两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耳朵有点聋,但她有着农家妇女最质朴的样貌:个头儿不高,与人交谈时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2017年,田小丽的丈夫因为一场大病去世,留下了两个还在上学的孩子,原本就不算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田小丽一个人身上。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2018年,村里给田小丽协调政府扶贫资金8000元,通过逐步减免摊位开了一家化妆品店,凭着她的勤奋和吃苦耐劳,白天她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到店里忙碌。

此外,从2018年开始,村里养殖大户刘涛的昕农养殖有限公司为田小丽代养着100多只鸡,每年能收入1万元。

田小丽的店内,各类化妆品、洗涤用品一应俱全,随着客流量的增加,生意越来越好,今年,田小丽自己花钱扩大了店的规模,每个月能有接近2000元的收入。她说:“党的政策这么好,我要继续努力,把生意做好做大,增加收入。”

张志强全家4口人,一直靠种地打工维持家庭生活,孩子患有肾盂肾炎病,为了给儿子看病,花光自己多年的积蓄不说,还欠下了外债 ,2017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他有开装载机和电工的经验,2018年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张志强在当地煤矿就业,每月6000元,妻子今年也在该煤矿当保安,每月3400元,彻底摆脱了贫困。

苦尽甘来,好日子甜如蜜。随着各项精准扶贫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两户贫困户通过就业、创业帮扶、教育、医疗帮扶和产业等多方面支持,2019年,实现了稳定脱贫,年人均收入稳定在2万元以上。

一个个扶贫项目夯实了贫困户的收入根基,润泽了贫困户的心田,也激励了他们的干劲儿……

今年,九成功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约28万元。预期带动驻地企业和农副产品销售约200万元,可带动部分农民务工户均增收约2万元。按照九成功村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收入的6%将用于临时救助、帮扶困难群众,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今年有钱了,过年准备去看看村儿里的低保户、五保户、边缘户,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村集体这份儿成果。”看着一笔笔入了村账的钱,李铁锁乐呵呵地盘算着。当了16年村干部,他对村集体钱袋子有了沉甸甸的“真实感”。(张旭)

(责编:张雪冬、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