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人民日报看内蒙古

代表之声·聚焦“防灾减灾”

2020年07月16日08:4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如何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记者采访了几位全国人大代表。

  ——编  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

  加快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

  近年来防灾减灾实践说明,遍布全国的群策群防与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险情组织避险,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上下联通的应急管理体系,快速响应,高效处置,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平战结合的应急物资备灾体系,最短时间把救灾物资派送到受灾群众手中,减少了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政府主导的灾害救助与灾后重建机制,确保以最快的速度高质量重建,让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生产水平大幅提升。

  下一步应深化灾害孕灾机制和演化机理的研究,认识灾害发育规律;常态化排查灾害隐患,及早发现险情;同时应充分利用精细探测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取隐蔽信息,提高灾害隐患判识准确性。预测预报和监测预警是最有效的防灾举措,应进一步提高精度。这就需要系统研究灾害形成机理,认识灾变过程和条件,确定灾变阈值,提出预测预报预警指标、模型和基于新原理的方法;同时,利用北斗导航、高分卫星等新技术,提高灾害预测预报预警的实时性和精确度。

  (本报记者  王明峰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黄冈市市长邱丽新:

  科学精准施策做好防汛救灾

  当前,包括黄冈在内的多个地方正在全力以赴防汛救灾。为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科学精准施策,确保安全度汛。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加快水毁设施修复,指导农民开展补种改种,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加强长江干支堤巡堤查险,对险工、险段、险河、险库实行全天候巡查,对重点水库、涵闸、泵站运行情况实时监测。

  很多受灾严重的地区是贫困地区和山区,灾后恢复重建压力较大。建议在中央预算内资金和项目、专项债券、一般债券中给予这些地区重点倾斜,加大资金、政策支持,支持受灾地区城市防洪、水灾修复等重大水利工程,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本报记者  范昊天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主任杨震生:

  提高灾害中的自救互助能力

  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在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互助能力,是减轻自然灾害影响的有效途径。要努力实现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融入各类人群,根据地域特色,加强台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知识普及和灾害自救互助知识培训。

  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方式和手段上,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之入脑入心。减轻自然灾害损失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方法是公众应急能力建设。应急演练可以有效检验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指标、技术性能和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各岗位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建议多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演练,以学校、单位、村镇、社区为单位经常性进行各种防灾训练,鼓励社会组织开展抢险救灾演练,以便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做到临危不乱,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本报记者  史自强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一机集团党委书记李全文:

  完善应急救援储备体系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应急管理与救援工作,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应急救援装备不足或者装备不能完全满足救灾救援需要的问题。

  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储备体系,从国家管理和市场主体两个层面着手,加快补短板、堵漏洞,不断提升国家应急管理与救援的能力和水平。国家从顶层规划、政策引导及必要的资金投入等方面着手,强化应急救援储备体系的统筹管理与协调。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相关企事业单位要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好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物资等的研发、生产和储备工作,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具体来说,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引导支持企事业单位加大应急救援领域技术投入;创新应急救援装备器材、物资储备模式;加大对应急救援产业支持力度。

  (本报记者  贺  勇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16日 18 版)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