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光景古驿间

——张库大道(滂江站)寻访 

2020年06月18日10:04  来源:内蒙古日报
 

乌兰布拉格障城遗址。

赛汉塔拉镇巴音高毕嘎查境内的张库大道遗迹。

滂江驿站遗址之一。

1985年的滂江驿站遗址标志碑。

滂江驿站房屋基址。

陶器残片。

张库大道边的篮球架。

电线杆遗存。

旅蒙商的货物。(资料图)

张库大道的皮毛交易。 (资料图)

张库大道上的赶驼人。 (资料图)

乌珠穆沁草原上的101省道。

上世纪三十年代额吉淖尔盐池的运盐牛车。 (资料图)

滂江驿站遗址东侧的河床。

初夏的苏尼特草原,惠风和畅,无边光景。向北延伸的张库大道遗迹,著名的滂江驿站遗址,镌刻着厚重历史的印痕。

“滂江”位于苏尼特右旗赛汉塔拉镇巴彦高毕嘎查,为我国古代北方交通要冲之地,曾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交往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古驿沧桑,见证商道繁华

从呼和浩特市出发,驱车沿209国道,翻越阴山,驶过草原,至历史悠久的苏尼特右旗。据史料记载,这里曾为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之地。秦汉时期为上谷代郡北境。后汉时乌桓与鲜卑居之。晋朝时为鲜卑拓跋氏之地。隋唐时期为突厥所居。辽朝时为抚州。金朝时属西京路。元朝时归兴和路。明朝属察哈尔万户。清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设苏尼特右旗。清朝之前,这里就有驿路、商道等,“滂江”即为“邮置”“步递”“马传”之驿站。

在苏尼特右旗文物保护管理局呼日勒、那日苏的带领下,沿草原上的乡道、自然路,上慢坡,过河床,至巴彦高毕嘎查境内的 “滂江”。这里一片岑寂,漫漫古道伸向远方,弯曲河床满是砂砾,建筑遗迹依稀可辨,陶瓦残片俯拾皆是。宽阔平坦之处,一块“滂江驿站遗址”标志碑,一户牧人家,一条草原自然路,一个篮球架,尽显苍凉静谧之美。“自古以来,滂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于张库大道和民国时期计划修建的平(平地泉,今集宁境内)滂(滂江)铁路的交叉口上。滂江一带最早称为‘哈木呼’。滂江又名‘明安’,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地图或交通线路图上,这两个名称交替使用,或者同时标注。如今当地人仍称这里为‘哈木呼’。”呼日勒说。

关于“滂江”地名的来历,据说其附近有较大的低洼盆地,每当雨季,雨水便汇集于洼地,形成汪洋一片,蒙古语称“滂盖淖尔”,直译为滂江。

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为便于内地与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的贸易往来,也出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需要,整修了张家口通往库伦的驿道,沿途专门设置台站,并选派台官专治台站,滂江为重要台站之一。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张家口至库伦邮电线路建成,滂江又成为张库邮电线路通讯的重要中间站。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廷设立邮专部,专门负责邮电通讯和道路管理。1917年张库公路建成后,曾有150多辆汽车在条道路上往返,滂江成为邮政电报、汽车运输合一的交通要道,滂江站是张库公路的重要站点之一。它还是张家口通往库伦、平地泉通往滂江、百灵庙通往贝子庙3条公路的交汇点。

蓝天白云,古道悠长。河床西岸的滂江邮政电报局、汽车站、房屋等遗存一览无余,有房屋基址、石头地面、电线杆、炭灰堆、砖块铁片等。1985年5月苏尼特右旗邮电局立的“滂江驿站遗址”标志碑,静静地躺在缓坡上。据呼日勒介绍,滂江兴盛之时,有邮政电报局、汽车站、10余间土房、近10名办事人员,还有一支由500多人组成的“守备队”长期驻扎于此,专门负责张库大道张家口至滂江段的护路任务。当时的滂江,为牛马、骆驼等补充草料,为往来人员提供膳食住宿,为汽车加油加水,曾经车马喧嚣,商贾辐辏,人声鼎沸。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后,滂江逐渐完成了其历史使命。1956年1月,集(集宁)二(二连浩特)铁路国际联运正式开通,集二铁路赛汉塔拉火车站距离滂江约25公里。

古道风光,提供资源支撑

张库大道穿过辽阔的草原、起伏的丘陵、苍茫的沙漠,沿途拥有的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人文古迹,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资源支撑。

“苏尼特右旗为古湖盆地上升而形成的层状高平原,拥有阴山山脉北麓多丘陵的地貌和浑善达克沙漠的美景。” 苏尼特右旗文化体育旅游广播电视局张艳敏介绍说。

苏尼特右旗区位优势明显,是锡林郭勒盟的西大门,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8.15公里。集二国际联运铁路线、二广高速、209国道、208省道、101省道等纵横交汇于此,赛乌苏国际机场、乌兰察布机场、白塔机场将这里环抱,构成了对外贯通欧亚,对内南开北联、承接东西的交通枢纽。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深耕细作的迈进阶段,苏尼特右旗坚定文化自信,重塑古茶道和草原丝绸之路节点之风韵,借助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中蒙边境建设和滂江驿站遗址等沿线文化资源,打造草原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张艳敏说。(阿荣 莎日娜)

“天边草原”古道悠悠

被誉为“天边草原”的乌拉盖草原,古道漫漫,车辙深深,数百年来,驼队、牛车、勒勒车从这片草原悠悠走过。

据史料记载,历史悠久的张库商道有3条具体运行路线,即中路、西北路、东路。张库商道东路经后草地贝子庙至乌珠穆沁草原。据《东乌珠穆沁旗志》记载,来自经棚、林西等地的商队在乌珠穆沁草原汇集,这些商队经王盖庙(今巴拉嘎尔高勒镇)至额吉淖尔盐池,装满大青盐后,再经俄里彦戈壁(今萨麦苏木)直奔乔巴山,这是张库商道东路的主线。据有关专家考证,张库商道东路有一条支线,经王盖庙至乌拉盖河北岸农乃庙(今巴音胡硕镇),由南向北穿越乌拉盖草原,沿哈拉哈河上行至贝尔湖,或向西至乔巴山,沿克鲁伦河去往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或东行进入今呼伦贝尔市境内。这条支线沿途水系丰富、植物茂盛。

历史上,一条驿站道与张库商道东路相伴而行,时而重叠,一路向北,在乌拉盖草原汇合。《东乌珠穆沁旗志》载:“从古北口(今古北口镇)出发,经鞍匠屯驿站(今滦平县)、内蒙古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到乌珠穆沁左翼旗(今东乌珠穆沁旗)有16个驿站。”这条驿站道从古北口镇到东乌珠穆沁旗有460余公里。张库大道东路支线和驿站道均由南向北穿过乌拉盖草原,还有一条古盐道东西方向横贯这片草原。

位于东乌珠穆沁旗境内、乌拉盖草原西南的额吉淖尔盐池,以盛产晶莹剔透、色美味厚的大青盐而闻名。辽朝时额吉淖尔盐池被开采利用,当时称为“大盐泺”“广济湖”。古盐道以额吉淖尔盐池为中心,向西、南、东3个方向延伸。千百年来,人们沿着古盐道将这里盛产的大青盐运到四面八方。当时巴音胡硕镇为张库商道东路支线、驿站道、盐道的交通枢纽,运盐的驼队、牛车、勒勒车等日夜不停地穿梭。旅蒙商的商队载着绸缎、布匹、米面、纸张、砖茶、生烟、红糖、瓷器、铁器、小百货等,与草原上的牧人交换马、牛、羊、皮张、绒毛、药材等。当时草原上各部落也组建了商队,大多以运盐为主,向南至张家口一带,向北至恰克图(今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南部城市)。史料记载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至1796年),乌珠穆沁草原上的运盐勒勒车队和驼队不计其数,朝夕尽染。

风云变幻,岁月沧桑,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张库商道逐渐衰落,这条曾用“白银铺就的草原商道”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乌拉盖草原上的盐道一直沿用至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各级公路的持续修建,交通不断改善,古盐道逐渐被废弃,或被草木覆盖,或被改建为乡道、县道和省道。(阿荣)

长城古塞

西汉时期,每个边郡之下设置1至3个都尉,管理边防军事。每个都尉之下又设若干塞。塞基本位于长城沿线。眩雷塞是西汉时期的一个重要塞址,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又北益广田,至眩雷为塞,而匈奴终不敢以为言。”《汉书·地理志》记载:“增山,有道西出眩雷塞,北部都尉治。”

清晨一片轻烟绕山腰,从阿拉善左旗敖伦布拉格镇出发,至阴山之狼山余脉哈鲁乃山北部,探寻汉代长城沿线的乌兰布拉格障城遗址。远远望去,由石块垒砌的障城挺立于哈鲁乃山的台地上,东临贯通南北的乌兰布拉格峡谷。障城石墙和缝隙间泥土的颜色与山体一样,接近红色。障城坐北向南,呈长方形,南北31.5米,东西24米,南墙中间设城门。从南门而入,房屋、灶膛、踏梯等遗迹清晰可见,陶罐和瓦罐碎片触目皆是。拾级而上,障城北一座座烽火台遗址迎风而立。据考证,乌兰布拉格障城遗址和阴山沿路的其他障城遗址的建筑形制相似。乌兰布拉格障城为西汉西河郡北部都尉眩雷塞候官治所。以障城为中心的哈鲁乃山南麓列隧,为眩雷塞的管辖范围。西汉时期数次从西河郡出兵匈奴,走的就是眩雷塞。

据史料记载,西汉在西河郡北部都尉之下修筑了眩雷塞。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大将卫青在加筑沿用秦代所筑大青山、查石太山长城的基础上,又沿着查石太山、狼山一线修筑了朔方郡长城。从朔方郡长城向西南,修筑西河郡长城。

历史上,眩雷塞不仅是扼守阴山之狼山余脉、哈鲁乃山南北通道的要塞,还是商队聚集之地,那些骆驼商队以乌兰布拉格障城为中心,向东前往河套地区进行粮油、果蔬交易,向南至磴口渡口进行盐、日用品等交易,向西去往阿拉善地区进行牲畜、皮毛交易。(阿荣)

(责编:张雪冬、刘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