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牧业插上现代化翅膀

2020年06月12日17:10  来源:中国农网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党委要求的创新举措,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套灌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重要指示精神的实施意见》,全力推动河套灌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坚持深化农牧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通过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模式、着力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农牧业科技创新水平。同时,临河区紧紧围绕《意见》中提出的实施农牧业发展体制机制“大创新”行动,以新技术、新品种、新动能为抓手,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区农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水肥一体 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走进金伯利(临河)农场,一栋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成方连片,温室内生机盎然一片葱茏,各类瓜果蔬菜郁郁葱葱,由以色列引进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不断将“营养液”输送到农田里。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控制间四周,水泵、变频柜等设备安装整齐,除了灌溉系统外,这里还设置了施肥系统的终端,有施肥桶、搅拌器、注肥泵等,只需要一名工作人员就可以完成农场全部600亩连栋智能温室的水肥灌溉需求。

“机器可以监测出各作物生长发育时期的水肥需求,我们根据监测数据,结合土壤营养和水分状态,制定出精准的水肥供应方案,在保障蔬菜最佳生产状态的同时,可节约用水 70%,节约用肥 70%,节约用药 50%,在减少污染的同时,提高瓜果蔬菜品质和口感。”园区生产负责人杨全胜说。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金伯利致力于服务地方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集约化、品牌化的生产方式,运用工厂化、设施农业等工程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物质装备和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亩均产值突破2万元,产值效益的提高,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我家的地就流转给了园区,现在我还在园区里打工,比过去种地省心多了。”今年61岁的高学文家有35亩地,因为老两口岁数大了,往年只能种些小麦和玉米,辛苦一年收入并不多。2018年,他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了金伯利农场,自己再到场里打工,一年下来收入比过去一家人种地翻了一番。2019 年,金伯利农场实现了被流转土地农民全就业,农民户均收入 5.2万元,对比流转土地前户均收入 1.5 万元,收入增长 2 倍以上。

南果北种 开启农业种植新思路

随着临河区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越来越多的南方果品在北方落地生根,“南果北种”不仅开启了农业种植的新思路,也拓宽了农民的致富路。

走进鲜农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区设施大棚里,各种本不应生长在北方的热带水果正在茁壮成长,一排排高大的香蕉树,一行行健壮的火龙果苗,让人仿佛置身一片热带植物园。这是鲜农公司推进“南果北种”技术的重要成果之一,多年来,该企业通过不断调整土壤、光热条件,先后引进了香蕉、石榴、火龙果等南方水果,避免了水果在长途运输过程中腐坏、口感变差、营养流失等问题。

正忙着给火龙果打理枝条的李召义,已经在这里承包了三年大棚了,“我家种的是红心火龙果,口感甜香,很受消费者喜爱,咱们这边的人大部分都不知道火龙果是咋长出来的,来我们这儿参观的人可是不少。”李召义笑着说。他家承包的两个大棚,共8亩地,每年可收6到8茬,预计每个大棚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为了提高种植户的种植能力和管理水平,鲜农公司高薪聘请高级农技人员,常年无偿为种植户提供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同时,该公司通过统一为农户低成本供应化肥、农药、地膜、棚膜等生产资料,降低种植户种植成本。园区负责人说:“我们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1800多个,年培训农民1200余人,带动周边1000余户农户户均年增收1.2万元。”

院地合作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在临河区,农业科技创新的不只是设施农业,大田作物也在注入科技的力量。玉米“一穴双株”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玉米群体优势改变传统的单株种植模式,通过选用耐密性强、抗倒性好的品种,既能保持较好的通风透光和授粉条件又能增加种植密度,在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同时有效减少地膜用量,不仅减少污染,还能达到提高产量和效益的目的。

干召庙镇棋盘村这几天一派繁忙景象,来自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的研究员党久占一直忙着指导农户科学种植。今年,依托院地共建项目提供的技术支撑,棋盘村平整出200亩试验土地实施玉米一穴双株套种大豆栽培技术,去年冬天开始,党久占研究员就来到棋盘村,从整地、冬灌、施肥到播种为村民提供全程指导。高玉才家的30亩地就在示范田里,这几天他每天很认真地和党久占研究员学习一穴双株技术,对今年的收成他很有信心,“通过这个技术,我每亩地除了种玉米还可多收600斤的大豆,两项加起来收入就很可观了。”

性控冷配 优化繁殖提升奶质

在临河区干召庙镇胜丰村东鑫牧场里,配种员郝欢正在使用智能管理系统仔细甄别场里的奶牛是否处于排卵期。东鑫牧场现有标准化牛棚4栋,存栏奶牛1500头,原来甄别奶牛的工作需要逐头进行人工作业,2017年,牧场从以色列进口了阿菲金牧场智能管理系统,为场里的每头奶牛戴上了计步器,系统会根据奶牛每天的活动情况对牛群的发病、排卵、奶量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一目了然呈现在电脑中,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牧场也可以对有发病征兆的奶牛进行提前治疗。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比对分析,郝欢成功找到了牛群中正处于排卵期的奶牛,他将用奶牛性控冻精冷配技术为这些奶牛配种。奶牛性控冻精技术是将奶牛、种公牛的精子通过精子分离仪使含X、含Y染色体精子得到有效分离,将分离后得到的X精子进行分装冷冻制成冻精细管,进行奶牛人工授精,从而使母牛怀孕产母犊。“奶牛公、母犊牛的价格差很大,母牛同样的饲养管理成本和怀孕时间,用性控冻精冷配,可以使怀孕母牛的产犊效益显著提高,同时与胚胎工程技术的结合可以使牛的品种改良一步到位。采用奶牛性控冻精冷配技术以来,母牛产母犊的几率从原来的50%变成如今的99%。”郝欢说。

如今,一个个农牧业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项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项目落地生根,金伯利、浩彤、鲜农、美洋洋、草原宏宝等一批现代农牧企业相继崛起,改革创新提供的强劲驱动力正为临河现代农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马晓刚 李昊)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