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驻村 用心扶贫

2020年05月05日08:23  来源:内蒙古日报
 

“要想拔掉穷根子,彻底解决村里的贫困问题,应该大力引进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包头市达茂旗第一书记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帮助嘎查村定项目、跑资金、抓落地上发功用力,推动一个又一个扶贫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达茂旗碾草湾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集体经济“清零”是脱贫的硬指标。来自神华包头能源有限公司的刘俊到这里任第一书记后,根据村里实际情况,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推动碾草湾村建成50KW光伏发电站,利用110亩集体土地进行旱改水发展特色种植业,协调本土龙头企业合作社,利用“支部 合作社 贫困户”合作代养新模式,为43户贫困户代养仔猪318头等系列措施,让碾草湾村2019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

看到乡亲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刘俊充满了干劲,为自己定下第二个目标:“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年,碾草湾村的集体经济虽然实现了清零递增,但产业结构还比较单一。今后,我们驻村工作队要继续开拓思路,创新方式,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让村集体实力强起来,村民们腰包鼓起来,走上小康路。”

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一直制约着石拐区吉忽伦图苏木绍卜亥嘎查的发展。李静海担任绍卜亥嘎查第一书记后,针对这种情况,决定通过发展规模化养殖,最大化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他组织嘎查成立合作社养殖肉羊330只,这一举措让嘎查2019年集体经济实现总收入21万元,同时还为14户贫困户每户发放了300元产业分红,解决搬迁村民稳定就业2人,带动临时就业23人。这时,李静海发现整个吉忽伦图苏木境内没有一家饲料加工销售点,到周边其他地区购买饲料,无形中增加了养殖成本。于是他着手推动绍卜亥嘎查新建了与养殖项目相互依托的饲料加工销售项目,成立绍卜亥嘎查经济合作社饲料加工销售部,购进农资物品与饲料同步销售,预计能为嘎查集体创收10万元。

第一书记不仅是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更是为民帮困解难的贴心人。

“郭书记,医疗报销咋报了,金融贷款我符合条件不?”“郭书记,你看我们家这么大院子能种点啥了?”……村民嘴里的“郭书记”,是土右旗武大城尧村第一书记郭彭飞。

2017年初,郭彭飞被包头市林草局派到武大城尧村驻村。他用了整整2个月的时间,对251户常住户走访调查,了解到村内年老体弱病残群众办事存在的困难。3年中,他协调打通村内断头路2.5公里,安装路灯20盏,清理渠道近1万米,维修桥闸6座,安装视频监控11个,为群众跑腿办事上百件。

固阳县协和义村兴茂壕自然村70多岁的刘二红家的门眼看快要倒了,却没有人敢去为他维修。因为刘二红是智障残疾人,具有攻击性,多年来没人敢进他的家门。面对这一情况,驻村第一书记尚永福决定亲自帮他修门。尚永福来自包头市残联、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结合刘二红的特点,在稳定了他的情绪后,与村“两委”人员迅速帮他换上新门,此后,又帮他换上干净的新衣服,给他配上新帽、新鞋,并把他的木头棍换成拐杖。看到刘二红家里的火炉旁堆满了捡回的毛线、布条等杂物,尚永福及时帮他把这些东西全部清运出去,以防引发火灾。经过几天的相处,在尚永福的引导下,七八年不与人交流的刘二红竟然主动开口说话了。

驻村3年以来,尚永福先后从包头市残联争取3万多元,为40多名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残疾人发放了轮椅、拐杖、助听器等医疗器械;争取2.4万元为34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发放500元慰问金,为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棉衣;协调爱心企业、社会组织捐款捐物2万余元,为群众办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实事。

这些只是扶贫路上无数驻村干部们的缩影。身处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他们身体力行,用真抓实干诠释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用真心实意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与赞誉。(记者 及庆玲)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