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披绿衣 群众展笑颜

2020年08月08日19:23  
 

一座座山、一道道梁、一条条沟,弯弯曲曲,翠绿苍劲;一块块田、一汪汪水、一幢幢屋,充满生机,绿意盎然。

盛夏时节,笔者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乌日图嘎查小庙沟附近的山脊上,挟带着花草香的清风扑面而来,山上山下满眼的绿韵在流动。这样的美景得益于小庙沟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

“过去小庙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低下,影响农业生产,当地牧民生活水平很低。”乌拉特前旗水利局局长王力军说。

在小庙沟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当地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旅游精品、提升项目区品位、助力脱贫攻坚结合起来,科学布设各项防治措施。

“项目实施时曾遇到很多困难,我们不等、不靠,积极组织受益区群众就地就近,以村户为主集中治理,工程建设高潮期,日出动人数多达180余人,机械20余台。”王力军说。

项目建成后,新增治理面积2000公顷,年蓄水总量24万立方米,年保土总量6万吨,项目区林草覆盖率显著提高,水土生态质量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乌日图嘎查变成了“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小庙沟山泉也吸引了不少旅游爱好者。“这股泉水流了很多年,村里曾修过一些渠道将泉水引到各家用于牲畜饮水,用不完的泉水就流到荒滩浪费了。”乌日图高勒嘎查党支部书记包音图介绍,当地水务部门因地制宜在山口筑坝围堰,在小渠沿线新建蓄水池及配套节水灌溉低压输水管道和提水、发电设施;对现有引用小庙沟清水的小渠进行部分扩建、营造跌水;在流域内配套了长廊、凉亭、停车场等,对河道部分段落实施护岸、岸坡整形等工程;在村前村后、上山油路两侧栽植了400多亩山桃山杏,在牧民的房前屋后种了500多亩苹果树。

一些牧民借助水保工程,依托附近的小庙沟瀑布及维信高尔夫度假村、大桦背等旅游资源,纷纷开办农家乐、民宿客栈、采摘园,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产业,鼓起了腰包。

因病致贫的嘎查牧民吉仁泰家屋后种了10亩苹果树,“我的果园紧挨着游园,明年挂果后办个采摘园,不愁以后的日子不好过。”吉仁泰满怀信心地说。

小庙沟只是内蒙古自治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

内蒙古自治区针对当地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实际,坚持不懈开展水保生态修复,不断创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把清洁流域建设与农村安全饮水、小流域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建成了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吉劳庆川、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刘保窑子等一大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截至2019年年底,自治区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4.69万平方公里。

生态增绿,百姓增收。自治区水利厅近年来在进一步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力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利工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水土保持林等生态产业,增加当地群众收入。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得胜沟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通过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公顷,农民收入年增加15万元;新增坡式梯田110公顷,农民收入年增加19.8万元。

如今,行走在自治区的乡间和旷野,可见青山披绿、荒原吐翠、大地葳蕤,人们笑颜绽放……(李建国)

(责编:刘泽、张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