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人民日报看内蒙古

最好的草原最美的家(记者手记)

刘  峣
2021年01月11日10:1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从莫力达瓦到鄂伦春,从恩和到满洲里,跨越2000多公里的呼伦贝尔之行,总有歌声相随。

“我的心爱在高山,高山深处是巍巍的大兴安;我的心爱在河湾,额尔古纳河穿过那大草原。”降央卓玛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唱出了呼伦贝尔之美。

呼伦贝尔美在风景,更美在人心。无论是汉族、蒙古族,还是被当地称为“三少”“四小”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和俄罗斯族,各民族群众互相交融、互相学习——鄂温克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孩子也爱上了曲棍球,汉族和蒙古族的小学生也把哈尼卡剪得有模有样。曾经,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群众急于丢掉自己的民族特征,如今为了发展旅游业,却担心起自己发色不够黄、鼻梁不够高。与此同时,不同民族间通婚的团结户越来越多、心灵越贴越近。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也打不尽。”五彩呼伦贝尔合唱团孩子稚嫩的歌声,唱出了鄂伦春人的勇敢。

勇敢地走出白桦林,迈向现代文明;勇敢地放下猎枪,拥抱崭新生活——鄂伦春人一次次的历史跨越,既有源自于游猎民族的勇气,更来源于一代代少数民族群众同祖国和时代共进的底气。为何中国各民族能够真正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为何图门和拉木苏荣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边境?来到呼伦贝尔,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1月11日 第 04 版)

(责编:张雪冬、刘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