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糕与粉汤,合称“汤糕”,是托克托县当地早餐的一对神组合!过去只能在村里办“事宴”的时候吃上,现在成为可以天天吃到的美味。
羊油羊血羊汤羊肠子的组合,出自地道的传统食俗,荞麦面让血肠更加饱满,弹牙的口感让人惊喜不已。
整羊分为七大件,在第四根肋骨处切肉、断骨……这种宴席特有的礼制,被称为“羊背子”。静待火候正好,一盘“羊背子”带着满满的祝福登场,在这一刻定格为圆满和幸福。
黄河鲤鱼,鳞片金黄、鱼鳍藏红、须长骨薄、鱼肉肥厚。辅以炖鱼神器托县辣椒,解腥提鲜,一个小时,让汤与鱼深情相拥,一道美味的炖鱼鲜美出锅。
托县辣椒形似灯笼,被称为“灯笼红”,丰收之时千家万户一片鲜红,新鲜捣制的辣椒面,滚烫的胡麻油让它获得涅槃,任何美食都能被这勺辣椒油激活生命力。
铜锅炭火加清水一瓢,新鲜的羊肉片随着沸腾的水花飞舞,天然去雕饰,鲜美正当时。
上好的羊排经过一个小时的炖煮,在红葱的作用下,让滋味的神韵慢慢释放,剃下精肉,填满大碗,浇上原汤,上笼蒸制,伴随着开锅的一瞬,幸福与美味一并到来。
在糜子酸浆的作用下,10来分钟后,锅里头的糜子米发出叭叭的声响,这个时候闷酸饭就熟了,酸甜可口,生津暖胃。
用浆水点卤的同时,必须用中火持续加温,黑水泉豆腐空隙密布,还带着一丝淡淡的焦糊味,豆腐质地偏硬,久炖入味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精选羊肋嫩肉,先冰浸、后炖煮,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瘦肉纤维先紧后松,带来更加软嫩的口感。
将嚼口小火慢煮,清澈的黄油赫然现与锅中,煮熟的面粉与擀碎的奶豆腐混合,用黄油来调节质地,揉成绵中带沙的面团……漫漫时光,苦尽甘来,凝练为关于食物的脑洞大开!
羊肺、羊肚、羊肠,统一切丝切条,配上久经考验的老汤,正是熟客们热爱的淳朴味道。
高筋雪花粉加冷水活出面团,有着致密的结构。烧麦走锤,使得面皮轻薄透光。肉粒粒粒分明,包的过程一气呵成。颗颗烧麦,宛如含苞待放的石榴花,汁水丰盈的馅料,让人们的一天都充满着幸福。
将牛奶静置一晚,乳糖分解为乳酸,将嚼口捞出留下酸奶,大火熬至撇去奶清,放入模具压实定型,做好的奶豆腐弹软细腻、色彩温润、香气四溢。
新鲜的肉放到老汤中炖煮一个小时以上,再捞出精心熏制,色香味俱佳。熏好的肉静置一晚,是内部结构更加紧致,配以现烤的酥饼,一凉一热,相得益彰。
折叠、滚压、挤出内部空气,增加面饼的韧性。放入特别的炊具中,上层把饼的一面烙熟,翻面放入下层。在循环往复的热力中,面饼膨胀。焙子有着包容一切的品质,万物皆可包。
朴实的奶豆腐,裹上面糊,下锅慢炸,包裹甜蜜的糖浆,口感外酥内绵,散发着浓郁的乳酪香气。
在高速旋转带来的离心力作用下,牛奶中的脂肪被分离,形成酱汁般浓稠的奶油,被称为“稀米丹”奶香浓郁,令人胃口大开。
一份土豆、一把韭菜,简单的食材却产生了不一样的美味,在腹内空空的早上,这份幸福来的正是时候。
将烧热的鹅卵石放进奶桶中,鹅卵石与羊肉层层叠叠密封烹制,就形成了独特的奶罐羊肉。奶桶闷烧带来的独特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马铃薯粉、冻土豆、土豆摩擦擦、土豆捣筋筋、烩土豆、玻璃饺饺……千变万化的马铃薯,幻化出多样的美味。
将肉馅包进肚里,经过闷煮,切开后肉粒爆出,留下满堂惊艳。
传统的布里亚特包子,用烫面皮制作,一拉一转,鲜美的肉馅就包入其中,蒸熟后,肥润的羊尾油化为鲜香的汤汁,不腻不膻,滋味独特。
葱烧木耳蘑、酥炸森林白蘑……这个季节的菜单上,各类美味的蘑菇正是主打菜。
散养的土鸡,泡发后的干蘑,浓郁鲜香猛然释放,传递出“此时不吃更待何时”的信号。
五花肉用铁板高温煎制出油,放入牛肝菌一同煎制,猪肉肥美、菌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天山鲫鱼、天池老豆腐,成就大自然的鲜美。
牛肋排通过朴实无华的炖煮,唯一的调料就是一把盐。香气蒸腾、油花飘起,丢进去几个完整的土豆,成就了一顿美味的草原大餐。
牛肉丁与洋葱碎产生交集,油润、肉香,应对饥肠辘辘,热量惊人的牛肉包子,来得恰到好处。
上好的牛肉加薄盐腌渍,挂于竹干,7天后,牛肉减少了三成的重量。嚼上一块,肉香四溢,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