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
(2025年11月13日)
受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委托,我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一、《建議》稿起草過程
研究制定好“十五五”規劃,對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具有重要意義。
自治區黨委對《建議》稿起草高度重視,黨委常委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學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多次進行研究部署。今年4月上旬,組織有關部門赴盟市專題調研,就25項重點課題開展研究。6月下旬,正式啟動《建議》稿起草工作。同時在網上征求意見,收到建言近4000條。9月上旬,向自治區23個部門單位征集思路舉措,結合征集到的建議對初稿進行修改,印發省級領導干部、自治區黨委委員和候補委員,以及各盟市委、各部門單位黨組(黨委)征求意見。9月下旬和10月上旬,兩次召開自治區黨委書記專題會議,對《建議》稿中的重大事項進行了專門研究。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閉幕后,根據全會精神對《建議》稿進行修改完善,再次大范圍征求意見,包括召開座談會聽取各民主黨派區委、自治區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意見,對各方面提出的840條意見認真研究吸納。之后,召開黨委書記專題會和兩次黨委常委會會議審議修改,形成了提交這次全會審議的《建議》稿。
二、《建議》稿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考慮
《建議》稿由15個部分組成,分為三大板塊。第一板塊為總論,包括導語和第一部分,主要闡述“十四五”時期發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五五”時期發展面臨的形勢和總體要求、主要目標。第二板塊為分論,包括第二至第十四共13個部分,其中第二至第七部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族地區工作的重要要求和賦予內蒙古的戰略定位、使命任務,分別明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深化“兩個屏障”、“兩個基地”、“一個橋頭堡”建設的思路和重點工作﹔第八至第十四部分從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市場建設、經濟體制、區域發展、文化建設、民生保障等方面提出任務舉措。第三板塊包括第十五部分和結束語,主要部署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加強干部隊伍和基層黨組織建設、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健全“十五五”規劃制定和落實機制等任務。
起草過程中,注意把握了以下幾點。
一是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總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次親臨內蒙古考察,連續5年參加全國人代會內蒙古代表團審議,作出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內蒙古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謀劃我區“十五五”發展,必須把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為根本指引,持續深入地學習領會、貫徹落實,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二是全面對標對表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四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十五五”規劃《建議》,深刻領會“十五五”時期的重要地位和黨中央關於國內外形勢的基本判斷,深刻領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重大原則、主要目標、戰略任務、重大舉措和根本保証,立足我區的實際情況,提出我區發展的階段性目標、任務、舉措,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內蒙古落到實處。
三是注重體現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緊扣黨中央“十五五”規劃《建議》確定的到2030年和2035年的目標,對照國務院《關於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提出的階段性目標,合理確定我區“十五五”發展目標。客觀分析制約我區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深入挖掘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帶來的機遇,找准鍛長補短的著力重點。
四是堅持實事求是。統籌考慮我區發展的基礎、需要與可能,確保提出的目標、任務、舉措合理可行,既尊重客觀規律,不層層加碼,做到科學精准﹔又瞄准高標,體現引領和激勵。注重從宏觀層面提出規定性要求,必要的定量要求和具體工作部署將放在規劃《綱要》中詳細表述。
三、需要說明的幾個重點問題
《建議》稿提出了一些重要觀點和目標舉措。這裡,就其中幾個重點問題作簡要說明。
第一,關於“十五五”時期我區發展的基本定位。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考察我區時,勉勵我們“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闖出新路來”。黨中央指出,“十五五”時期是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繼續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據此,《建議》稿明確,“十五五”時期是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加快闖新路的關鍵時期。
這個判斷,也是在充分考慮我區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作出的。這些年我區各項事業發展取得了新進步,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發展水平同資源稟賦還不相稱。必須抓住“十五五”這個承上啟下的重要時間窗口,以隻爭朝夕、敢闖敢試、善作善成的勁頭,鞏固拓展優勢、破除瓶頸制約、補強短板弱項,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闖出新路來,確保同全國一道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取得決定性進展。
第二,關於“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建議》稿兼顧系統全面和突出重點,平衡積極進取和切實可行,明確了今后5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一是突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在主要目標中把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取得新成效擺在首位,在安排重點任務時首先部署這項工作,旨在推動全區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各項工作緊緊圍繞、毫不偏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二是對照黨中央“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的主要目標設定體現內蒙古特點的引領性目標。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體現內蒙古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取得重大突破﹔在科技創新方面,提出全過程創新鏈加速形成,在優勢領域取得一批國內國際領先的重大科技成果﹔在深化改革開放方面,提出高標准市場體系基本形成,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文化建設方面,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踐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更加健全﹔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方面,提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升﹔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提出建成功能完備、牢不可破的北疆綠色長城、生態安全屏障﹔在平安內蒙古建設方面,提出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更加牢固。
《建議》稿特別強調,“十五五”時期要實現“兩個穩居”,到2035年保持“兩個繼續走在前列”。“兩個穩居”,就是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居民收入穩居全國上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內蒙古實現高質量發展“不能簡單同東部發達地區攀產業、比結構、賽速度”。我區地區生產總值已進入全國中游,要在繼續做大經濟總量的同時,更加注重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提升人均發展水平。目前我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排全國第8位,居民收入排全國第9位。面對區域發展不平衡、居民收入與全國平均水平拉大態勢,必須全力保持這兩項指標穩居全國上游。“兩個繼續走在前列”,就是在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邊疆民族地區共同富裕上繼續走在前列,在建設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安全穩定屏障上繼續走在前列。內蒙古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是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重大論斷的首次提出地,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內蒙古“繼續在促進各民族團結進步上走在前列”、“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能掉隊”。我區各族群眾守望相助、團結和睦,人民生活持續改善,鞏固發展這個好局面,有利於我們“繼續建設好模范自治區”。我區在保障國家生態安全、邊疆安全大局中地位重要、使命重大,這些年建設“兩個屏障”成效顯著,有責任在這方面做得更好,必須增強使命意識、保持戰略定力,切實筑牢祖國北疆萬裡綠色長城和安全穩定鋼鐵長城。
第三,關於深化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內蒙古的戰略定位、使命任務。建設“兩個屏障”、“兩個基地”、“一個橋頭堡”,必須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建議》稿在現有工作基礎上提出一系列新任務新舉措,以引導全區上下進一步扛牢職責使命。生態安全屏障方面,對如期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加強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等作出部署。安全穩定屏障方面,強調抓好維護國家政治安全、重點領域風險防控、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深化興邊穩邊固邊等工作。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方面,從增強傳統能源兜底保障能力、提高新能源開發水平、加強戰略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明確任務要求。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方面,就提升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做優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和綠色有機品牌、分類有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高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效能等部署舉措。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方面,提出持續深化對內開放、加強對外開放平台和通道建設、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等重點任務。
第四,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要求。對內蒙古來講,落實好這一根本要求,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探索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新路徑”的重要要求,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體現內蒙古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方面加快取得實質性、突破性進展。
推動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是欠發達地區,越需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議》稿突出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在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等方面提出任務舉措,強調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聚焦優勢領域加強基礎研發和技術創新。同時,對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進行了系統布局,提出推動傳統產業煥新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和培育未來產業,推進數字內蒙古建設,促進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強化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支撐。
加快市場化改革尤其是優化營商環境、政務環境、創新環境,對我區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建議》稿提出,瞄准最高標准最高水平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出一批“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涉企事項,依法保護市場主體的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保護企業經營者人身和財產安全。
第五,關於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是指導“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總體性要求。新征程上,必須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民生福祉達到更高水平。
《建議》稿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就業、增收、教育、社保、醫療衛生、人口、住房等方面部署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強的舉措。著眼縮小城鄉差別、區域差距,對加快農牧業農村牧區現代化、促進東中西部盟市協調發展等作出安排。著眼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等。
第六,關於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証。《建議》稿著眼全面從嚴治黨、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強調持續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健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工作機制﹔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推動干部大講學習、深入調研、真抓實干、清正廉潔﹔鍥而不舍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加強對權力配置、運行的規范和監督﹔常態化推進學紀知紀明紀守紀﹔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總體戰。
審議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是這次全會的主要任務。希望大家認真思考、深入討論,多提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共同把這次全會開好、把《建議》稿修改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