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十四五”看內蒙古︱把握數字化發展機遇 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2025年11月20日17:39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寇雅楠攝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寇雅楠攝

人民網呼和浩特11月20日電 (記者 寇雅楠)11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完成‘十四五’規劃 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加速數字化發展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專場,介紹自治區“十四五”時期推動數字化發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網絡強國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情況。

發布會介紹,“十四五”以來,內蒙古緊緊圍繞國家“東數西算”戰略部署,統籌推進數字基礎設施、數據產業、人工智能融合應用等重點任務,在算力基礎、數據產業集聚、人工智能融合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

算力基礎設施實現跨越式發展。內蒙古緊抓“東數西算”戰略機遇,全力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算力規模由不足2萬P提升至21.8萬P,智能算力超過20萬P、全國領先。建成覆蓋“呼包鄂烏”2毫秒、京津冀5毫秒、長三角20毫秒的“2·5·20”低時延算力服務圈,有力支撐全國算力資源高效調度。

數據產業集聚效應不斷增強。構建“生採存算用易治安”全鏈條數據產業生態,推動數據從資源向資產、資本轉化。內蒙古數據交易中心已匯聚800余家數商,交易額突破8000萬元。圍繞能源、農牧、生態等特色領域,建設高質量數據集30余個,數據規模超1500TB,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草原雲廊 蒙域數通’數據流通區域樞紐”、蒙草生態環境集團“‘三北’生態種源高質量數據集”、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基於全域數據採集的羊絨產業高質量數據集”等5個項目入選國家先行先試及典型案例。全區引進數據標注企業60余家,帶動就業近7000人,培育自治區級可信數據空間9個,呼和浩特城市可信數據空間和蒙牛企業可信數據空間入選國家級試點。以和林格爾金融數據產業園、內蒙古數據要素產業園、察哈爾數字產業園區為載體,成功引進百度、華為、阿裡、抖音等一批龍頭企業,承接31個全國知名大模型訓練和推理業務,大模型訓練總參數量突破萬億級。

人工智能融合應用穩步推進。在能源、醫療、農業、交通等12個領域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形成了一批典型應用。建成智能化煤礦215處,部署露天礦無人駕駛車輛369台﹔建成120個肉牛肉羊智慧牧場,建成玉米大豆單產提升智慧園區40個﹔55個旗縣利用AI圖像識別實現害虫智能監測﹔依托無人機巡檢精准識別違規放牧總裡程5.5萬公裡。同時,在自治區科技“突圍”工程中,圍繞生態安全監管、智慧牧業草業、礦產資源預測、地質災害監測等重點領域開展人工智能技術攻關,推動人工智能關鍵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內蒙古“一湖兩海”水域面積穩定在合理區間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獲悉:“十四五”以來,內蒙古統籌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推進重點湖庫保護修復,“一湖一策”推進湖泊治理保護由“一湖之治”轉向“流域之治”,“一湖兩海”水域面積穩定在合理區間。 據悉,烏梁素海自2019年開展綜合治理以來至今,累計補水35.18億立方米﹔岱海自2022年應急生態補水工程通水以來至今,累計補水6316萬立方米,為湖泊水面維持在合理區間、水質逐步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24項重點任務推動如期實現美麗內蒙古目標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獲悉,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全面推進美麗內蒙古建設 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規劃綱要(2025—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從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新高地、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等方面設置24項重點任務,系統全面推進美麗內蒙古建設。 據悉,《規劃綱要》還圍繞美麗中國建設內涵要求,充分體現內蒙古特色,從生態安全穩固、經濟綠色低碳、生態環境優美、城鄉和諧宜居等四個方面設定了22項指標,明確了近期(2027年)、中期(2030年)、遠期(2035年)3個階段性目標,讓美麗成為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內蒙古新篇章的鮮明標識。…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