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赤峰

赤峰綠電直連實現新能源就地消納

2025年11月12日09:38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初冬時節,在內蒙古梅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組裝好的固體儲熱供暖設備整齊排列,該設備通過將電能轉換為550℃以上的熱能存儲,在用戶需要使用時再以熱水、熱風或蒸汽方式輸出。

  “固體儲熱供暖設備能有效消納綠電,而我們投資2.6億元建設的梅捷零碳工廠現在已竣工,投產后內部用能系統將使用可再生能源光伏發電,用於生產生活的用電、制冷和制熱,真正做到多能源互補協調。”公司董事長助理龐靜說道。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牽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增強綠色發展動能。立足豐富的綠電資源,赤峰市圍繞自治區戰略部署,以綠電直連為代表的新型電力系統解決方案成為赤峰驅動零碳產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引擎。

  綠電直連,指通過專線連接新能源電站與用電企業,符合“直連電力”模型,好比給風電、光伏等新能源修了一條“私人高速”,從發電站直達用電方,徹底解決了“綠電不綠”溯源難的問題。

  綠電直連,為何赤峰能行?

  資源稟賦是先決條件,赤峰是內蒙古清潔能源大市,風、光年等效利用小時數分別最高可達4000小時和2000小時,截至2024年底,赤峰市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突破1000萬千瓦大關,佔比高達64.2%,分別高於全國、全區22個百分點和12個百分點。

  6月23日,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申報要求的通知》,推動了工業園區綠色供電、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全額自發自用新能源等類似綠電直連項目的建設和發展。

  借助政策東風,赤峰邁出綠電直連新步伐。今年7月,由遠景科技集團打造的全球規模最大的綠色氫氨一體化項目在赤峰正式投產,項目一期年產32萬噸綠色合成氨,成為全球首個商業化運營的綠色氫氨工程。遠景科技集團依托自主研發的能源大模型和氣象大模型,打造了全球最大、能源大模型驅動的AI電力系統,實現100%綠電直連,做到風光儲與氫氨醇生產的動態耦合。

  依托綠電直連有了高效穩定的新能源消納,遠景聯合合作伙伴持續探索。10月17日,全球首台氫氨雙燃料燃氣輪機機組在元寶山產業園區完成第100次整機點火試驗,成功率100%,這是全球唯一實現氫、氨、天然氣三種燃料可切換的設備,打通了“風光綠電—綠色氫氨—綠氫氨發電”的完整鏈路。

  綠電直連,赤峰已穩步前行。今年,赤峰東山鋁業50萬噸電解鋁、萬泰新材55萬噸鉻鐵合金等6個總裝機263萬千瓦的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實現“當年納規、當年核准、當年開工”,綠電直供消納新能源建成裝機規模突破300萬千瓦,為赤峰工業倍增行動提供堅實支撐。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十五五’時期擘畫了清晰藍圖,明確了要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積極穩妥推進和實現碳達峰,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赤峰市能源局局長王偉東說,“赤峰市將著力構建‘雙倍增’‘雙提升’‘雙轉變’新能源產業發展主框架,打造自治區綠色能源綜合應用示范區,自治區總裝機規模4000萬千瓦清潔能源基地,國家綠色高載能產業承接基地,國家氫能區域試點城市和自治區綠氫產業先行區、綠色氫氨醇一體化產業基地,自治區儲能產業基地,蒙東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基地‘一個示范區、五大產業基地’新能源全鏈條產業集群。”

  “十五五”期間,赤峰綠電直供消納新能源建成裝機規模將力爭在“十四五”基礎上翻兩番,達到1500萬千瓦。全市新能源總裝機規模在“十四五”基礎上翻一番,達到4000萬千瓦,赤峰將逐漸構建成“低電價、低能耗、大規模、高比例”的綠色能源供給體系和“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記者 肖璐)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