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驢產業“馱”起固陽鄉村發展新活力
深秋的包頭市固陽縣,鴻燾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養殖基地裡,100余頭肉驢或低頭啃食著新鮮的青莜麥飼草,或在圈舍內悠閑踱步。這片距離固陽縣城僅10公裡的養殖地,正以一頭頭肉驢為紐帶,把“小養殖”做成“大產業”,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實實在在的動能。
“咱這養驢產業,要的就是讓鄉親們跟著沾光、一起掙錢!”合作社負責人蹲在飼草堆旁,一邊給肉驢添料,一邊笑著說。這家成立於2016年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100萬元,雖然隻有3名從業人員,卻搭建起了“專業+實用”的創業指導團隊——東阿黑毛驢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提供養殖技術支持,農牧業局的業務專家給出產業發展建議,再加上合作社核心成員的實戰經驗,讓養驢事業從一開始就走在“科學路”上。如今,基地裡水、電、路、暖一應俱全,完全能滿足規模化養殖需求。
為了讓養驢產業“扎得穩、成規模”,合作社早就算好了“長遠賬”。他們流轉1000多畝土地種植青莜麥,專門解決肉驢、肉羊的飼草料需求,既降低了養殖成本,又保証了飼草安全,目前基地已存欄肉驢100頭、肉牛130余頭、雞4000余羽。“光守著現有規模不行,得往前闖!”負責人介紹,合作社正計劃投入500萬元,建設一個30畝的循環利用綠色環保新養殖基地﹔2023年已有100頭基礎母驢入場,到2028年要實現1000頭肉驢養殖規模,還要拓展肉驢育肥、驢皮熬膠等業務,讓“驢身上的價值”都被挖掘出來。
在“賣好驢產品”這件事上,合作社更是玩出了“新花樣”。他們直播驢群自然放養、精細化喂養的日常,打造“透明牧場”,讓消費者隔著屏幕就能看到肉驢的生長環境﹔還建了線上社群,定期分享驢肉養生食譜、烹飪教程,時不時組織團購,把“一次性買家”變成“回頭客”﹔基地裡專門開設“驢文化體驗園”,做觀光、親子投喂、驢肉美食體驗,讓大家不僅買產品,還能“玩得開心、吃得放心”﹔更和餐飲企業合作推出“驢肉聯名招牌菜”,給養生機構、月子中心供應驢奶、驢肉,真正實現了“從牧場到餐桌的全鏈把控”,讓驢產品“走得更遠、賣得更好”。
“以前想致富沒路子,現在看著合作社的驢越養越多,我們也有了盼頭!”周邊村民說起合作社,滿是認可。靠著“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合作社不僅自己穩步發展,還慢慢帶動周邊群眾參與進來,有的村民跟著學養殖技術,有的幫忙打理飼草地,未來隨著新基地建成、產業鏈延伸,還會有更多村民能在家門口找到活干、掙到錢。而肉驢產業帶來的好處還不止這些,驢肉能豐富百姓“菜籃子”,驢皮熬膠是優質中藥材,特色養殖還能吸引游客,間接推動當地餐飲業、旅游業發展,真正實現“一業興、百業旺”。
從2016年成立時的“小合作社”,到如今逐步壯大的“養驢標杆”,鴻燾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養驢產業,生動詮釋了“小產業也能激活鄉村振興大能量”。未來,隨著養殖規模擴大、產業鏈條延伸,這一頭頭肉驢,還將繼續“馱”著村民的致富希望,在固陽鄉村振興的路上走得更穩、更遠。(武蓉、王彪)
來源:固陽縣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