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包頭

稀土高新區以科創引領高質量發展

2025年10月25日07:56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寬敞整潔的百級無塵車間內,自動化設備轟鳴運轉,技術人員緊盯顯示屏上的實時生產數據。這裡是包頭磁馨電子有限公司的試生產現場,全球首條滾珠式防抖微電機自動化多軌道智能生產線正平穩運行。

  “這條生產線的精度控制能達到微米級。”10月14日,該公司項目技術總監指著設備參數面板介紹,這類滾珠式防抖微電機,單價是普通微型電機的10倍,但憑借卓越的防抖性能,成了蘋果、華為等知名手機品牌的“搶手貨”,訂單已排至年底。

  更值得關注的是項目的未來潛力:剩余2條自動化生產線預計年底全部竣工投產。屆時,微電機產能將佔全球市場份額的50%,穩居全球第一,預計年產值可達4億元。在包頭稀土高新區的產業布局中,這條智能生產線的試生產,不僅是單個項目的突破,更標志著在高端電子元器件領域實現了“從0到1”的關鍵跨越。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近兩年來,稀土高新區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核心,聚焦科創與產業深度融合目標,通過推出企業創新支持、高新技術培育、科技成果轉化、高端人才引育等政策舉措,搭建“揭榜挂帥”重大科技專項攻關路徑,完善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科研平台矩陣,切實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打造成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近日,為全力支持“基於AI氫能儲運裝備用抗氫脆稀土微合金化新材料開發與示范應用”項目的研發,稀土高新區向項目實施單位鹿城實驗室撥付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500萬元。

  氫能源作為未來清潔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高效儲運是產業發展的核心瓶頸之一。傳統鋼材在高壓氫環境中易發生“氫脆”現象,導致塑性下降、脆性斷裂,嚴重威脅氫能儲運裝備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鹿城實驗室直面這一行業“卡脖子”共性難題,創造性地將人工智能技術與稀土微合金化材料設計深度融合,致力於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氫脆輸氫管線鋼新材料,填補國內高端氫能裝備用鋼技術空白。

  “我們將以‘店小二’式服務,強化過程管理,建立項目跟蹤服務機制,確保資金規范高效使用,保障項目按期高質量完成。”稀土高新區科技創新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企業技術堵點、難點、痛點就是創新點。日前,安泰北方科技“智能人形機器人伺服電機用特殊形狀稀土永磁體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獲得創建呼包鄂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300萬元科技資金支持。“自治區、包頭市各類政策的疊加,助力企業在技術上不斷取得新突破。”企業負責人李俊峰說。

  近年來,稀土高新區從完善科技型企業培育認定體系著手,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的梯次培育路徑,深入挖掘企業研發中心、創新聯合體、院士工作站等創新平台的培植潛力﹔率先在自治區推出“創新積分制”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創新積分貸、科技特派員、科技體檢、招聘科研助力等特色品牌服務,通過金融支持、服務加碼,為企業創新發展賦能增效﹔按照“聚才、建圈、強鏈、優生態”引才策略,通過兼職、柔性引進等形式,吸引李衛、蔣成保、王一德、張洪杰、韓樹民、舒爾德米特等國內外頂尖院士專家及團隊開展技術攻關。

  在一系列創新培育、服務與引才舉措的加持下,稀土高新區企業的技術突破與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涌現出多項亮眼成果。長安永磁國內首個自主成套的“分半式船用永磁軸帶發電機”通過中國船級社認証。江馨微電機“微型音圈馬達設計研究開發項目”打破國外在微型攝像頭自動對焦馬達領域的壟斷。北方股份“礦山無人駕駛及自動運輸關鍵核心技術”打破進口同類產品技術和價格雙重壟斷。英思特稀磁、天和磁材、金蒙匯磁等企業產品已成為蘋果、華為、三星等國內外高端客戶供應商。

  科研資源和創新要素扎堆集聚,區域產業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高端、智能、綠色的產業發展新模式正加速形成。截至目前,稀土高新區各類創新平台累計達200余家、近5年增長53%,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400家、近5年增長62%。

  在自治區科技廳發布的2024年度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獎勵名單中,稀土高新區12項科技成果斬獲系列獎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8項。企業創新支撐和引領作用正以蓬勃之勢不斷凸顯,累計推動300多項科技成果實現落地轉化。(記者 劉向平 通訊員 賈婷婷)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