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聯動拓市場 “蒙”字標讓好物賣好價

從8月份開始,全區市場監管部門攜內蒙古“蒙”字標大草原優品先后走進京津冀晉蒙質量認証交流會、第八屆上海市對口地區特色商品展銷會、航空推廣品鑒系列活動。通過多方聯動拓市場,很多曾經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蒙”字標好物賣上了好價。
2019年,內蒙古以“標准+認証”的方式對原產自內蒙古的優質特色農畜產品開展質量認証,創建標准、認証、產業、質量管控和綜合服務“五大體系”,構建全鏈條品質保障機制,形成“蒙”字標品牌矩陣。經過6年探索實踐,“蒙”字標以先進標准、高端認証賦能企業成長,助力產業升級,帶動農牧民增收,成為內蒙古優質農畜產品走出大草原、走向大市場的亮麗名片。
“現在錫林郭勒羊肉收購價每斤高於市場價5—6元,每隻羊增收150元﹔赤峰小米年產值18億元,品牌價值113億元﹔興安盟甜糯玉米48小時直達北京餐桌,帶動農戶戶均增收5000元……”近年來,內蒙古各地通過標准引領,不僅奠定了“蒙”字標品牌基石,而且規范了生產經營,區分了優劣等次,讓好東西有標可依、種養加有章可循,實現了全過程質量可控、全產業鏈價值提升。截至目前,“蒙”字標已發布認証標准144項,145家企業獲証,認証產品達1384種。
在認証賦能方面,內蒙古堅持以認証選真品,制定實施《“蒙”字標認証管理辦法》,成立認証聯盟,建立嚴謹規范的認証制度體系,認証機構通過“前期調研—中期扶持—后期拓展”全周期服務,引導傳統農牧業從“小散弱”向“精強優”跨越,從資源輸出向精深加工延伸,從賣原料到賣品牌轉型。嚴苛標准+權威認証確保了“蒙”字標產品的高品質,增強了品牌辨識度,破解了同質化“內卷式”競爭,讓好產品走進大都市、大商超、大平台。
為了實現了全產業鏈可見、可控、可感知、可追責,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構建了制度規則、行政監管、認証約束、協會自律、社會監督“五位一體”的“蒙”字標質量管控體系,制定“蒙”字標認証管理辦法與認証規則,建設認証質量鏈追溯體系,推行認証標准監督評價、認証過程觀察員制度以及產品全覆蓋監督檢查,全面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為。尤其是建立的“蒙”字標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源頭賦碼、“一品一碼”,追溯碼既是品牌識別碼,又是質量護城河,確保了“蒙”字標產品可証明、可辨識、可溯源、可監管。(記者 李國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