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審旗:3萬畝馬鈴薯豐收 鋪就鄉村振興“金色之路”

金秋時節,內蒙古烏審旗的無定河鎮馬鈴薯基地迎來豐收。大型農機穿梭田間,顆顆飽滿的馬鈴薯破土而出,鋪滿田壟。農戶們緊隨其后分揀、裝袋,臉上洋溢著喜悅。近年來,烏審旗以現代農業科技為支撐,延伸產業鏈條,推動馬鈴薯產業提質增效,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馬鈴薯豐收現場。王琪攝
“今年推廣的‘水肥一體化+全程機械化’模式效果顯著。”小沈家庭農場負責人沈富說道。該模式通過智能滴灌實現水肥精准管控,配合高效農機作業,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益。據統計,今年烏審旗馬鈴薯平均畝產約4噸,同比增產15%,商品率超90%,預計總產量將突破12萬噸。“這裡沙質土壤特別適合種土豆,產量和品質都很好。”沈富補充道。
烏審旗積極構建“企業+合作社+農戶”產業化模式,建設倉儲窖群和深加工生產線,發展澱粉、薯條等高附加值產品。同時,借助電商直播將“烏審旗富硒馬鈴薯”銷往全國,品牌效益顯著提升。
“今年價格比去年好,每斤能賣到七毛多到八毛。”沈富介紹,他的700畝馬鈴薯不愁銷路,“開春后各地客商絡繹不絕,山西、陝西的都有,還銷往南方市場,甚至有的馬鈴薯出口老撾。”產業鏈的延伸有效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帶動農戶增收。
馬鈴薯產業的興旺為當地農民創造了多元增收途徑。土地流轉使農戶獲得穩定租金收入。無定河鎮巴圖灣村村民楊麗表示:“我家100多畝地以每畝1200元流轉出去,讓我能兼顧照顧家庭、經營飯店和養殖,收入比以前更好了。”
此外,產業還帶來大量季節性用工機會。據悉,該產業已帶動3000余戶農民增收,高峰期務工日收入可達200元,實現了在家門口靈活就業。
目前,新採收的馬鈴薯正通過冷鏈物流發往全國。未來,烏審旗計劃打造集種植、加工、旅游於一體的馬鈴薯主題農旅綜合體,進一步激活鄉村經濟。
這一規劃讓種植戶信心倍增。“明年計劃將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畝。”沈富充滿期待地說,“這‘金豆豆’產業前景廣闊!”(郭路怡、王琪、屈塵)
來源:烏審旗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