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通遼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題

技能競逐通遼城 匠心點亮新征程

2025年09月12日09:47 |
小字號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進一步激發草原兒女鑽研技術、精進技能的熱情,9月8日至9日,通遼市第五屆綜合性職業技能大賽在通遼市工業職業學校、通遼市職業學院熱力開賽。作為“中國草原肉牛之都”“東北新能源產業重要節點城市”的技能盛會,大賽由通遼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牽頭主辦,既為本土技能人才搭建了“亮絕活、比高低”的舞台,更緊扣通遼產業發展需求,為新能源、現代農牧業配套服務、數字經濟等領域儲備技術骨干力量,助力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9月8日,通遼市第五屆綜合性職業技能競賽在通遼職業學院、通遼市工業職業學校同步拉開帷幕。

9月8日,通遼市第五屆綜合性職業技能競賽在通遼職業學院、通遼市工業職業學校同步拉開帷幕。

大賽聚焦通遼產業痛點與發展重點,設置機電一體化、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技術、健康和社會照護、電子商務、母嬰護理等15個賽項,涵蓋新能源裝備運維、信息技術應用、現代服務業等關鍵領域——其中,機電一體化賽項直指通遼裝備制造產業升級需求,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技術賽項呼應蒙東地區新能源產業布局,電子商務賽項則為通遼肉牛、蕎麥、沙地蘋果等特色農畜產品“走出去”培育實操人才。賽事吸引全市9個旗縣市區的358名選手參賽,既有通遼錦聯鋁材、東煤檢測技術等企業的技術骨干,也有職業院校的師生,他們經旗縣層層篩選和擇優推薦,最終在市級賽場展開“硬核比拼”。

賽場上,“通遼技藝”盡顯特色與實力。機電一體化賽項中,選手們針對當地農機裝備、化工設備的常見故障,熟練完成機械裝配與智能調試,動作裡透著“懂農機、接地氣”的扎實﹔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技術賽項裡,大家圍繞低溫環境下新能源汽車電池維護、智能控制系統調試等“草原特色課題”展開比拼,破解通遼冬季寒冷天氣對新能源車輛的影響﹔健康和社會照護賽項中,選手們不僅展現專業護理技巧,更融入“敬老愛老”的傳統理念,讓照護更有溫度。

9月8日至9日,內蒙古通遼市舉辦第五屆綜合性職業技能競賽。大賽首次採用“賽展融合”模式,賽場內設8個技能成果展示區,邀請本地知名技能大師、民族工匠現場展示技能創新成果與民族特色工藝,讓更多青年學者看到“憑技能能出彩、靠手藝能致富”,激發了全社會對技能人才的尊重與認可。

大賽首次採用“賽展融合”模式,賽場內設8個技能成果展示區,邀請本地知名技能大師、民族工匠現場展示技能創新成果與民族特色工藝。

此次大賽,既是通遼技能人才培養的“檢閱台”,更是產業發展的“加油站”。從人才培育看,大賽秉持“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提技”宗旨,讓選手在比拼中找到差距。比如養老護理比賽中,有的選手意識到應急儲備不足,賽后主動申請參加相關培訓豐富實操經驗﹔從產業賦能看,賽事定向培養的技能人才,正契合通遼打造“新能源產業基地”“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基地”的需求,為產業鏈補鏈強鏈提供人力支撐﹔從氛圍營造看,大賽首次採用“賽展融合”模式,賽場內設8個技能成果展示區,邀請本地知名技能大師、民族工匠現場展示技能創新成果與民族特色工藝,讓更多青年學者看到“憑技能能出彩、靠手藝能致富”,激發全社會對技能人才的尊重與認可。

經過兩天角逐,各賽項一、二、三等獎悉數出爐。獲獎選手中,不少新生力量帶著“服務家鄉”的初心。2008年出生的趙永俊和2009年出生的任金浩攜手參賽,拿下機電一體化賽項的一等獎,他們說:“想把學到的技術用在本土,既能在家附近就業,也能更好地服務家鄉的產業。”母嬰護理賽項一等獎獲得者銀露,是通遼市婦幼保健院的職工,她坦言:“學會母嬰護理技能,不斷為全市婦女兒童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婦幼健康服務,做母嬰安全的守護者。”

大賽的成功,離不開主辦方“接地氣、重實效”的籌備。賽前,通遼市人社局牽頭聯系各部門,號召各行業技能人才積極參賽﹔為確保公平,邀請自治區級專家任總裁判長、本地具備裁判員資格的各職業(工種)的專家組成裁判組,評分對照國賽和省級規范化標准執行﹔后勤保障上,考慮到部分旗縣選手路途遠,主辦方協調學校提供住宿,出門即可進賽場,讓選手感受“家的溫暖”。

通遼市第五屆綜合性職業技能大賽的落幕,是本土技能人才發展的新起點。“通遼市將以此次大賽為契機,進一步落實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針對新能源、農畜產品加工、民族特色服務業等領域,打造更多‘訂單式’技能培訓項目,讓更多通遼人憑技能立足、靠匠心圓夢,為通遼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能支撐。”通遼市人力資源和就業服務中心主任王向宏說。(王瑩)

來源:通遼市人社局

(責編:張聿修、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