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匯聚烏海 唱響北疆文化

一首《為內蒙古喝彩》為2025內蒙古民歌大會畫上圓滿句號。趙政宇 攝

著名歌唱家關牧村傾情演唱。趙政宇 攝

“山河共韻 心聚北疆”特色民歌展演。趙政宇 攝

悠揚的民歌扣人心弦。趙政宇 攝

動人的民歌深受觀眾喜愛。趙政宇 攝

“九曲黃河 聲生不息”沿黃九省區黃河文化民歌集。郝飚 攝

現場觀眾熱情似火。趙政宇 攝

烏海湖畔燈光璀璨、歌聲飛揚。高瑞鵬 攝

內蒙古民歌大會連續4年在烏海唱響。高瑞鵬 攝
初秋的烏海,湖水澄碧,賓朋紛至﹔黃河岸畔,歌聲激越,氣勢如虹。
8月30日晚,“唱響北疆”2025內蒙古民歌大會在烏海湖演藝廣場拉開帷幕,悠揚的歌聲與湖光夜色交相輝映,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獨具風情的視聽盛宴。
“唱響北疆”2025內蒙古民歌大會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內蒙古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烏海市委員會宣傳部主辦,內蒙古民間文藝家協會、內蒙古音樂家協會、烏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兩天時間裡,“九曲黃河 聲生不息”沿黃九省區黃河文化民歌集和“山河共韻 心聚北疆”特色民歌展演兩場演出依次呈現,不同風格、不同地域的民歌在烏海市匯聚,有力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當晚8點,雖然天空下著小雨,但絲毫沒有影響觀眾的熱情。在氣勢恢宏的樂器合奏與歌舞表演《黃河岸邊踏歌行》中,“九曲黃河 聲生不息”沿黃九省區黃河文化民歌集正式拉開帷幕,激昂的馬頭琴與奔放的舞步交融,瞬間點燃全場氣氛。隨后,來自沿黃九省區的民歌藝術家依次登台,傾情演繹了漫瀚調《打魚劃劃》、青海民歌《雪白的鴿子》、甘肅民歌《摘下月亮當鏡子》、山東民歌《對花》以及草原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等經典曲目。每一首民歌不僅是對地方文化的深情詮釋,更是對黃河流域共同血脈與人文精神的集體禮贊。歌聲跨越山河,連接沿黃各省區,將在場所有觀眾帶入一個深情而壯美的民歌世界。
8月31日晚,“唱響北疆”2025內蒙古民歌大會第二場演出——“山河共韻 心聚北疆”特色民歌展演在烏海湖演藝廣場激情開唱。
隨著夜幕降臨,演出在激情豪邁的《烏海迎賓曲》中拉開帷幕,歌曲配合大屏幕上的視頻短片全景展示烏海市的湖光山色,並通過民歌大會向遠方的客人發出鄭重邀請。隨后,短調民歌《達那巴拉》《天邊的愛戀》、烏珠穆沁長調民歌《溫柔的風》、布裡亞特民歌《金棘草》等歌曲接連呈現。這些曲目中既有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傳統經典民歌,又有近年來深受人民喜歡、廣泛傳唱的新創民歌,每一首民歌都承載著濃郁的地域風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用藝術形式講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動人故事。
當晚最受觀眾期待的是著名歌唱家關牧村演唱的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和《草原之夜》,熟悉動人的旋律令現場觀眾沉醉,更引發了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
最后的歌舞表演《為內蒙古喝彩》將全場氣氛推向了高潮,激昂的歌聲展現了內蒙古自治區各族人民團結奮進、共創美好未來的精神風貌,也為此次內蒙古民歌大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內蒙古民歌大會在烏海舉辦好幾年了,每年都有新驚喜。今年的燈光舞美特別震撼,讓孩子在現場感受各民族文化的魅力,這種體驗是屏幕前無法比擬的。”市民張媛媛興奮地說。
大學生牛璐一邊錄制視頻一邊對同伴說:“完全顛覆了我對民歌的認知。原來傳統音樂可以這麼震撼,這麼打動人心。”
已在烏海市連續舉辦4屆的內蒙古民歌大會,其規模與影響力持續擴大,不僅成為展示北疆文化的重要窗口,更是推動區域文化交流、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有效平台。
“唱響北疆”2025內蒙古民歌大會生動展現了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共生,不論是經典新唱、跨界聯袂,還是青春化、時尚化的演繹探索,都在不斷拓展民歌的表現維度,增強其藝術感染力和傳播力。
對正處於轉型發展關鍵階段的烏海市而言,舉辦此次內蒙古民歌大會不僅僅是一次文化的展示,更是一次發展的機遇。通過動人的歌聲,烏海市向外界傳遞的不僅是藝術的魅力,更是一座城市蓬勃的生命力。以歌啟程,借聲遠航。烏海市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以文化軟實力提升城市競爭力,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郝飚 王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