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培育“金種子” 灌滿“油瓶子”

2025年09月01日09:51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8月末,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的試驗田裡,春油菜的累累角果即將成熟,當地高產高油極早熟春油菜新品種選育正處於關鍵期。作為國家高緯度早熟春油菜核心育種基地,額爾古納市正通過科技“突圍”工程,依托前沿育種技術破解高寒油料種植瓶頸,為培育“金種子”、灌滿“油瓶子”,提升我國食用油自給率貢獻北疆力量。

  此次攻關的核心項目——內蒙古室韋農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申報的“高產高油極早熟春油菜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應用”,已成功入選2025年自治區科技“突圍”工程生物技術專項,成為全區該領域唯一入選的農業企業。項目依托王漢中院士團隊研發的雙單倍體育種技術,主攻高寒地區春油菜單產與含油量同步提升,目前試種的多個新品種在終花期展現出良好的結實性和抗倒伏性,為穩產高產奠定基礎。科研人員系統採集了結實率、角果分布密度等數據,為后續品種篩選提供科學依據。

  技術突破的背后,是持續多年的育種積累。室韋農發科技試驗站站長張春艷介紹,去年試驗站為院士團隊種植1.34萬行、約6700份雙單倍體材料(DHC),選育出32個優異株系,其中9個品種參加試驗且長勢良好﹔今年種植規模擴大至2萬行、1萬份DHC,長勢喜人,有望實現新突破。“我們的目標是選育出極短生育期、豐產性好、品質優良,且適合北方高緯度地區種植的油菜品種。”

  這一努力已初見成效。2024年,額爾古納市配合王漢中等油菜遺傳育種學家完成1.62萬行、8100個供試品種試驗,運用雙單倍體育種技術成功培育9個突破性品系,實現單產倍增和含油量提升6%—12%。這9個品系將於2025—2026年參加全國區域實驗,計劃2026年底申報農業農村部品種登記。

  額爾古納市地處大興安嶺西北麓,屬寒溫帶大陸性氣候,是內蒙古緯度最高的地區,也是春油菜種植的天然試驗場。202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與額爾古納市共同啟動“北亞油谷”建設(2024—2029年),重點開展春油菜新品種選育研發。作為核心載體,“北亞油菜大豆科創中心”規劃總建設面積500畝,包含高標准試驗田和綜合實驗樓等,將重點開發鹽鹼地適配品種、特短生育期春油菜生物育種及油豆高效輪作模式,推動內蒙古油菜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北亞油谷”橋頭堡地位。

  為加速科研與產業化銜接,室韋農牧業有限責任公司持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270平方米科研人員宿舍改造完成,2.3萬平方米育種科研大樓及配套2萬立方米智能蓄水池、精准噴灌系統即將啟動。“下一步將加大基地建設力度,做好實驗檢測、勘測等前期工作,縮短品種繁育時間,同時負責品種開發應用,建立種子田展示區和萬畝種子田推廣基地。”公司副總經理張石華表示。

  作為全國春油菜種植面積最大的省份,內蒙古85%的種植區域集中在呼倫貝爾及周邊高緯度地區。“北亞油谷”建設項目順利推進,預計2029年完成育種產業化應用,為我國高緯度地區食用油供給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讓優質菜籽油裝滿更多百姓的“油瓶子”。(記者 李可新)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