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飄香日子甜
2025年08月31日09:41 | 來源:內蒙古日報

李子熟果農笑。
成熟的李子。
圓潤飽滿的西瓜長滿藤蔓。
上門購買西瓜。
林下養大鵝。
初秋時節,興安盟突泉縣瓜果飄香,各種特色農產品陸續上市。從單一農業種植到多元產業發展,從傳統村落變身近郊休閑“后花園”,突泉縣以特色產業為筆、生態宜居為墨,繪出鄉村振興的和美畫卷。
寶石鎮寶樂村村民王桂榮的冷棚裡,圓潤飽滿的西瓜長滿藤蔓。她正忙著採摘成熟的西瓜准備售賣。
今年以來,寶石鎮大力推廣“冷棚經濟”,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統一規劃種植品種,已建成標准化冷棚600余座,覆蓋周邊7個行政村610余戶農民。
寶石鎮庭院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突泉鎮的林果經濟同樣煥發生機,成為“一村一品”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突泉鎮前進村村民張玲的李子採摘園內,蔥郁的枝葉間綴滿色澤鮮潤的李子,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採摘。“這李子又甜又早熟,我年年都來摘。”游客楊鳳玲贊不絕口。
李子園郁郁蔥蔥,林下雞鵝成群。這幾年,張玲創新性地發展“雞鵝李共生”一體化循環生態農業模式。林下養殖的雞鵝不僅提升了李子的品質,其產生的糞污也得到有效利用,實現了“樹上有果賣,樹下有蛋賣”的雙重收益。“林下空間不浪費,秋后禽類也能增收幾千元。”張玲笑著說。
突泉縣結合多年探索經驗,按照“農戶點單、政府服務、擴規提質、增收致富”的思路,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和庭院果樹經濟。目前,全縣果樹經濟林面積達12.7萬畝,帶動700余戶經營戶增收,戶均增收2萬余元,繪就了一幅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豐”景圖。(內蒙古日報記者 高敏娜 突泉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曾令剛 攝影報道)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