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
赤峰工業向新而行澎湃起勢

初秋,行走在紅山大地,廠房裡機器轟鳴,工地上塔吊林立,處處涌動著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澎湃熱潮。
2025年上半年,赤峰市工業交出亮眼答卷: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居全區第三,高於全區平均增速3.4個百分點。
亮眼答卷背后,是赤峰市以“工業倍增”“找礦突破”為抓手,在穩增長、促轉型、強鏈條中闖出新路的生動實踐。
項目滿弓勁發 千億級產業鏈條崛起
8月1日,赤峰市高新區東山產業園內,金通銅業年產30萬噸陰極銅項目加緊建設。項目投產后,結合赤峰雲銅、富邦銅業等龍頭企業產能,赤峰銅產能將達106萬噸,穩居中國北方最大銅冶煉生產加工基地之位。
冶金產業是赤峰市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是當地著力打造的5條千億級產業鏈之一。赤峰市聚焦冶金建材、裝備化工、醫藥食品、氫儲能源、綠色循環主攻方向,以鏈式思維構建鋰基、鋁基、冶金、化工、氫能5條千億級產業鏈,加速建設現代工業體系。
重點項目是工業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也是“加速器”。今年,赤峰市在工業領域重點項目建設上持續發力,共實施338個工業項目,全力推動49個新建項目在年內建成投產。
一個個項目的穩步推進,為赤峰市5條千億級產業鏈提供了強勁動能。
目前,鋰電全鏈布局,內蒙古維拉斯托礦業獲維拉斯托鋰多金屬礦採礦許可証,正在打通鋰電產業上下游﹔冶金提質增效,赤峰不僅成為北方最大銅冶煉基地,鋼鐵產能也達640萬噸,居內蒙古第二﹔化工集群升級,已形成生物化工、煤化工、氟化工及化肥為主體的產業體系,產值突破百億元﹔鋁基蓄勢突破,東山鋁業、索通碳素廠、中秦鋁業、中信戴卡鋁深加工、中天鋁業等正形成鋁業集中區﹔氫能前瞻布局,遠景152萬噸零碳氫氨項目首期32萬噸工程順利投產,慕帆能源全球首台(套)氫氨燃氣輪機即將投產。
聚企成群、串珠成鏈,赤峰5條千億級產業鏈呼之欲出。赤峰市相關負責人表示,要進一步強化鏈式思維抓產業,聚焦5條千億級產業鏈,持續推動產業全鏈條發展,加快形成集群優勢。
產業轉型升級 質效同步躍升
6月,赤峰雲銅憑借卓越的智能化建設成果,成功獲評“2025年內蒙古先進級智能工廠”稱號,標志著赤峰銅冶煉行業在智能化轉型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年初,赤峰市提出: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發力未來產業,優化南北旗縣區產業布局,解決發展空間和基本要素保障問題,打造一批百億級企業和千億級產業鏈條,推動工業產值盡快翻番、實現倍增。
瞄准目標,赤峰市加快產業培育步伐,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大對科技企業、新型產品扶持力度,做大做強支撐性、引領性項目,讓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讓新興產業“新芽成綠蔭”。
在智能化、綠色化改造下,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今年上半年,赤峰制造業增長17.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1%,冶金、化工2個行業佔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71.1%。
與此同時,以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正成為拉動赤峰市經濟新的增長極。
慕帆能源研發出以綠氫、綠氨為燃料的氫氨燃氣輪機,可實現以綠氫、綠氨為載體的綠色新能源對化石能源的替代﹔星耀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鎢合金絲,實現國產替代,解決了原材料全部依賴進口的“卡脖子”問題﹔遠景零碳氫氨推動風電、光伏、儲能與智能物聯網系統建設,實現100%綠電制氫。
6月10日,赤峰市在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內蒙古)上,成功簽約中潤超油年產30萬噸石墨烯自修復流體潤滑材料生產研發基地建設項目,新材料產業集群再添新力量。
眼下,赤峰正以“新”促“質”,加速凝聚新質生產力的躍升動力。
舉措精准有力 未來前景廣闊
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赤峰市工業經濟持續逆勢上揚。全市29個大類行業中有17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42戶重點工業企業中27戶企業產值實現正增長,14種主要工業產品中6種產品產量實現同比增長。
然而,在亮眼數據背后也存在挑戰。全年49個計劃投產項目中,上半年僅有5戶小微企業入規﹔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不足,產業關聯度不高,產業鏈條比較短。
“主要是抓工業實物量調度的精准性和時效性不強,助企紓困有效手段不多,加快項目招商和落地還有很大差距。”赤峰市有關負責人指出。
如何破題?赤峰市開出“五劑藥方”,開啟一場覆蓋存量企業、項目建設、助企服務的攻堅行動。
——千方百計穩存量。完善調度機制,加強規上工業企業用電、訂單等指標的運行監測,保障穩定生產。督促赤峰雲銅等龍頭企業滿產運行,放量生產。加大規下企業培育力度,做到規上、規下企業同頻增長。
——全力以赴促增量。推動338個工業項目盡快開工、加快建設,重點推進49個計劃投產項目,為工業經濟增長注入動力。
——做好助企紓困。通過“一企一策”解決企業融資、用地、用電等問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問題及時調度,形成清單,明確責任部門解決,無法解決的及時上報。
——抓好找礦突破行動。按“六個一批”思路,加快推進探轉採手續辦理,推動剩余38個項目取得採礦証、22個整合區取得進展、55家停產礦山企業復工復產。
——加強招商引資。聚焦5條千億級產業鏈和新能源、新材料兩大產業集群,千方百計招商引資,千方百計落實項目。抓緊修煉內功,為企業完善生產條件,降低生產成本。以“借雞生蛋”的思維,用好用活產業基金。
如今的赤峰市工業,正以穩存量的定力、拓增量的魄力、強鏈條的耐力,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穩步前行,書寫著新型工業化的奮進篇章。(記者 王塔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