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激發事業單位人才干事創業活力

“取得副高職稱好幾年了,因單位沒有空缺崗位,一直未能兌現待遇,如今能按政策兌現待遇,干工作更有勁兒了!”8月8日,說起解決兌現職稱待遇的事情,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教師苟曉娟難掩激動之情。
2023年12月,自治區人社廳出台了《優化完善全區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十五條措施”》,政策明確“參加基層高級職稱評審和社會化高級職稱評審並取得職稱的人員,可統籌使用本單位常設崗位和定向崗位聘用”。政策一出台,阿拉善左旗人社局便迅速行動、精准施策,將扎根基層28年的教育工作者苟曉娟納入定向崗位並聘為副高七級。
近年來,阿拉善盟聚焦新時代人才強盟戰略目標,以優化事業單位崗位管理為抓手,著力打造政治過硬、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事業單位干部隊伍。通過構建科學管理體系、完善動態調控機制、強化基層人才支撐、創新聘任評價方式,全面激發事業單位人才干事創業活力,為全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從構建科學管理體系,夯實隊伍建設基礎為重點,該盟加強對全盟各級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的指導力度,堅持“按需設崗、人崗相適、以崗定薪、崗隨薪變”原則,形成“崗位有核准、聘用有審批、待遇兌現有依據”的閉環管理機制,確保崗位管理規范有序。截至目前,全盟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審核備案率達100%,從制度層面筑牢崗位管理基礎。並結合人才引進和事業單位發展需求,實施差異化崗位管理,高級崗位比例持續向人才密集事業單位傾斜。2021年以來,全盟先后提高教育、衛生、科技等11個行業專業技術高級崗位結構比例標准,助力專業技術人才“引得來、干得好、留得住”。
以完善動態調控機制優化人才資源配置為出發點,該盟建立與編制部門的常態化聯動機制,定期開展編制變動情況核查,督促事業單位根據編制調整及時優化崗位設置,形成“編制-崗位-人員”協同管理鏈條﹔並順應后勤管理服務市場化改革趨勢,引導事業單位壓縮工勤崗位比例,進一步釋放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資源,顯著提升崗位資源使用效益。同時,對於高等級專業技術崗位有空缺的,允許調劑到低等級崗位聘用,通過合理控制調劑比例,進一步釋放優質崗位資源,既保証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梯次結構,又滿足高層次及緊缺人才崗位聘任需求。
為了強化基層人才支撐激發隊伍內生動力,該盟積極實施定向評價使用,按照“總量控制、比例單列、專崗專用”原則,在邊境旗區及以下事業單位按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總量的15%設置定向崗位,允許統籌使用常設崗位和定向崗位開展聘用工作。截至目前,該盟累計為基層衛生、中小學、農牧業、林業、水利、烏蘭牧騎、文物博物等行業設置定向高級崗位576個,聘任376人,有效破解基層專業技術人才晉升難題,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並暢通職員晉升通道,全面落實旗以下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升制度,建立常態化晉升機制。截至目前,全盟各基層事業單位中已有144人晉升職員等級,打破了管理崗位“單線晉升”瓶頸,為基層管理人員構建了多渠道發展路徑。
該盟還以優化聘任評價方式提升隊伍專業素質為著力點,創新特設崗位設置,出台《阿拉善盟事業單位特設崗位管理辦法(試行)》,實行比例、條件和程序“三控制”,打破常設崗位總量、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限制。截至目前,通過設置特設崗位聘任39人,為業績顯著、貢獻突出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搭建了破格晉升的綠色通道。與此同時,該盟大力推行競聘上崗,鼓勵事業單位實施“全員競聘”制度,建立“優勝劣汰、能上能下”的競爭性用人機制,破除“一聘定終身”“能上不能下”的固化思維,激發事業單位的生機和活力。
近年來,阿拉善盟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不僅讓該盟事業單位人才隊伍結構更趨合理、活力持續迸發,更以制度保障為支撐,讓各類人才在基層一線有盼頭、有干勁。(記者 劉宏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