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攻堅“加速跑” 服務護航“添動能”
烏海推動“規劃圖”變“實景圖”

盛夏7月,驕陽似火。與氣溫一同攀升的,還有烏海市重點項目建設的澎湃熱潮——走進各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轟鳴、焊花飛濺,處處涌動著大干快上的實干激情,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奮進景象。
7月11日,記者來到位於烏海市烏達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內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懸浮法聚合裝置能效提升改造項目現場,工人們各司其職,有序進行設備安裝、管道填埋等工作,整個施工現場呈現出爭分奪秒的攻堅態勢。
據項目工程管理負責人王賀介紹,項目對一套年產15萬噸聚氯乙烯裝置進行產能替換,新建一套3×137立方米聚氯乙烯裝置及年產30萬噸氯乙烯單體氣相脫水淨化裝置。項目佔地33畝,概算總投資4.13億元。
該項目於2024年10月份開工建設,目前,主體結構已全部封頂,設備安裝任務完成70%,預計今年11月份進行試生產。投產后,生產裝置可實現PVC產品SG-3型樹脂、SG-8型樹脂等多個樹脂牌號的生產,極大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該生產裝置具有自動化、綠色化的技術特征。相比傳統的同等產能生產裝置,工人的勞動生產率將提升一倍以上。”王賀說。
如今在烏海,新建項目快馬加鞭趕工期、技改項目爭分奪秒搶進度:烏海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地下廠房排水廊道進入TBM(敞開式隧道掘進機)掘進施工階段﹔內蒙古杰特綠能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7.48億元,年處理10萬噸1,4-丁二醇(BDO)廢液資源化利用及年產3.5萬噸四氫呋喃(THF)項目已完成建設﹔國內同類車型載重量最大、綜合使用成本最低的新能源智能礦卡在烏海銥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裝車間下線……一個個重大項目捷報頻傳,為烏海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數據顯示,今年烏海市實施市級重點建設項目233個,總投資1193.2億元。截至6月下旬,全市開復工項目219個,開復工率94%,同比增長11.9%。
為保障重點項目如期建成投產,烏海市各相關部門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從項目審批到資源調配,從難題破解到全程護航,無微不至的“保姆式”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確保招商項目早落地、新建項目早開工、在建項目快投資、竣工項目快投用。
目前,烏海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由40項精簡至27項,政府投資項目和一般社會投資類建設項目審批時限由120個工作日分別壓減至81個和68個工作日﹔738個事項實現“免証辦”,政務誠信評估居全區首位﹔各級各部門累計為840家投資企業提供幫辦代辦服務……
根據全市經濟發展需要,烏海市委組織部、市委直屬機關工委在全市開展“解難題促發展 爭先鋒作表率”工作,廣泛動員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力量組建32支“黨員攻堅隊”,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有力有效推動黨員在服務全市重大項目快速落地落實中走在前、作表率。
烏海市委社會工作部還分地區、分類別組建82個“紅色服務團”,明確服務對象109個,推行“點對點聯系、組團式服務”的工作模式。平日裡,各服務團嚴格落實深入企業走訪、結對共促共提、關心民營企業家成長等5方面19項重點任務,合力解決企業在項目建設、生產經營、用工引才等方面存在的急難愁盼問題。
內蒙古興發科技有限公司烏達區9.02萬千瓦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是2025年烏海市招商引資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的簽約落地項目。企業從項目備案到開工建設,手續辦理全程由“黨員攻堅隊”跟蹤服務,僅用時3個月,項目便開工建設。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黨員攻堅隊’主動靠前服務,大大縮短了前期手續辦理時間。目前,光伏板正在有序安裝,升壓站基建正在加緊建設,項目預計8月底具備投用條件。”內蒙古興發科技有限公司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現場技術負責人王偉說。
受益於項目帶動,今年以來,烏海市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4.1%,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27億元,同比增長5.4%,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9.1%,為“十四五”以來最好水平。持續壯大的新興產業,成為烏海市挺進新質生產力賽道的堅實基礎。
下一步,烏海市將全力以赴實施好重大項目謀劃行動,舉全市之力保障項目加快實施,讓一個個項目從“規劃圖”變身“實景圖”。(記者 郝飚 見習記者 李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