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烏蘭察布

察右前旗:人才鏈撬動產業鏈升級

2025年07月23日09:57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擁有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的智能溫室集群,落地內蒙古首個“源網荷儲一體化”數據中心項目,布局“草原雲谷”京蒙零碳智慧算力產業園……一個個引人注目的大項目,刷新了人們對農牧大旗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的認知,這個10年前新興產業幾近空白的小縣城,正加速推進產業變革。      

  察右前旗近年來緊緊抓住國家“東數西算”“西電東輸”等重大戰略機遇,立足資源稟賦,以人才鏈強產業鏈,激活縣域經濟發展新動能。

  已辦理入職的內蒙古大學法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劉宇博說:“這裡不僅有干事的平台,更有貼心的保障,是我心向往之的理想熱土!”這是察右前旗今年精准開展“靶向引才”高校行的生動縮影。

  察右前旗堅持剛性引才與柔性引智並重。剛性引才,主要是錨定當地急需緊缺的人才,深入高校招才引智,打破戶籍壁壘,制定實施“鄉村人才振興”“名優教師引進”等專項計劃﹔人才引進高頻事項推行“一窗通辦”、簡化程序面試直通模式﹔落實配套醫療健康保障、配偶安置、子女教育綠色通道的“服務禮包”,構建覆蓋人才引進至落地的全周期服務體系。6年來,該旗精准招錄、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1128名。

  柔性引智,就是創新“候鳥服務”“周末專家”等柔性模式,深化京蒙協作“人才共育”,構建“旗縣—盟市—自治區”三級聯動組團式幫扶體系,讓“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理念落地生根。

  在蒙星牧業養殖場,科技人才王高峰正帶著團隊記錄羊群防疫數據。他告訴記者:“應用新技術后,羊痘疫病實現零發生,布病淨化示范場建設成效顯著!”

  柔性引智的“漣漪”持續擴散:北京市專家“候鳥式”駐點,讓農牧民在家門口享受三甲診療服務﹔市級教研員開展“同課異構”活動,帶動鄉鎮教學質量整體躍升﹔馬鈴薯首席專家助力建成國家級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旗級科技特派團開展“田間課堂”648場次,促農增收超4000萬元。

  “組織關懷細致入微,從工作難點到生活瑣事,樁樁件件放在心上,讓我們隻管安心干事創業!”近日,收到優質人才慰問金的青年醫生呂樂感慨萬分。

  察右前旗堅持“高位推動”“一線服務”,以“問需於才”為主線,架起領導聯系人才的常態化橋梁。設立旗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專家工作機制,領導干部化身“生活顧問、政策專員、項目管家”,提供安居保障、項目孵化、成果轉化全鏈條服務,讓人才政策有力度、有關懷、有溫度。

  承諾擲地有聲,服務細致入微。該旗還定期舉辦“人才創新創業周”,領導干部帶隊百名人才深入標杆企業研學,召開“書記人才面對面”懇談會,共謀發展“金點子”,發放優質人才慰問金。

  宏福農業攜手中國科學院劉龍博士團隊,賦能亞洲最大單體智能溫室提質增效﹔嘉澤木業建立俄羅斯工程院李延軍院士工作站,成為自治區綠色制造典范……

  察右前旗積極搭建校企合作橋梁,通過建立科技小院、校外實踐基地等載體,探索“企業出題、高校解題、政府助題”的協同破題新機制。2024年該旗京西農牧業等公司與中國農業大學等院校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12項,高檔肉牛培育等7個項目獲中央專項資金支持,多項成果榮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

  目前,察右前旗已建成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自治區級研發中心等94個優質人才載體平台,為各類英才搭建起施展才華的廣闊舞台。(記者 皇甫美鮮 通訊員 劉嘉鈺)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