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人民日報看內蒙古

累計開行突破十一萬列——

中歐班列,回程裝了啥(產經觀察)

2025年07月16日09: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一列由白俄羅斯發出的中歐班列,搭載鋸材等物品,從內蒙古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入境。
於 浩攝

江西贛州國際陸港正在開展裝載作業。
鄒 陽攝

日前,旅客在河南鄭州東站的中歐班列進口商品超市購買商品。
崔軒豪攝

首趟中歐班列“門到門”年貨專列抵達西安。
孫季翔攝

累計開行突破11萬列(含回程),發送貨值超4500億美元,連續62個月單月開行數量保持在千列以上……這,是中歐班列最新開行情況。

作為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中歐班列在助力“中國制造”以更快速度、更優價格到達歐洲的同時,又帶回來哪些產品?給沿途國家帶來哪些新機遇?日前,記者走進贛州、鄭州、西安、重慶等地進行採訪,感受中歐班列的運輸活力。

——編  者

江西贛州

班列運木材,家具生產更高效

本報記者  朱  磊

“買全球、賣全球”,在江西贛州南康區,依托中歐班列,一個產值超2800億元的家具產業正蓬勃興起。

走進贛州國際陸港場站,一列滿載歐洲雲杉、冷杉的回程中歐班列正緩緩駛入站台。“以前,南康不沿邊、不靠海,一立方米木材從俄羅斯運抵需輾轉3個月,成本高達4000元。”國鐵南昌局南昌鐵路物流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如今,依托中歐班列,木材進口時間縮短至14天。“通過創新運輸模式,回程班列在途時間壓縮至12天,較傳統海運節省25天,綜合物流成本降低18%。”該負責人介紹。

當木材抵達南康,智造之旅隨即開啟。

在南康區聖蒂斯堡智能家居產業園內,智能化的生產線高速運轉,巨大的機械臂對一塊塊木板進行切割、封邊、打孔,物流小車自動穿梭於立體倉庫與加工區……整個生產過程有條不紊、一氣呵成。

“我們的全屋定制智能化生產線可高效、快速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全面實現‘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智能化管理’。”江西聖蒂斯堡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宋邁文告訴記者,借助智能化生產線,公司3天就能完成一個50萬元的訂單。

出口訂單制作完成並經檢驗合格后,又會回到贛州國際陸港,踏上“出海”之旅。“從木材到成品家具,我們實現了72小時極速交付。”贛州陸港鐵路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玉芳介紹。

全國60%的橡膠木、鬆木交易在南康集散,今日的南康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實木家具制造基地。依托贛州國際陸港“港口+保稅+跨境”聯動模式,南康家具“漂洋過海”,頻頻在世界舞台上亮相,先后進入歐美、東南亞、中亞、中東等19個國家,簽約海外訂單超50億元。從原木到家具,從內陸到歐洲,南康已經成功構建起集木材交易、設計研發、智能制造、物流配送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家具企業數量超1萬家,從業人員超50萬人。

江西團團圓家具有限公司是南康一家老牌實木家具企業,其通過中歐班列運輸的外貿訂單佔公司訂單總量的比重逐年增加。“我們將進一步深耕歐亞市場,持續提高公司外貿總額。”該公司董事長羅海龍信心滿滿。

如今,贛州國際陸港累計開行中歐(亞)班列突破1600列,覆蓋中亞五國及歐洲20多個國家100多個城市。

河南鄭州

品類更豐富,全球好物帶回家

本報記者  朱佩嫻

德國的牛奶、法國的紅酒、意大利的咖啡豆……在河南鄭州東站候車大廳二層,佔地1000多平方米的中歐班列進口商品超市人頭攢動,商品琳琅滿目。

“出差在外好幾天,這次給女兒買點禮物帶回家,都是平常她沒看過、沒吃過的東西,給她個驚喜!”收銀台前,張先生一邊結賬,一邊給記者展示他給女兒買的禮物:兩個靈動的甲殼虫鐵盒上寫滿法語,裡面裝有糖果﹔一個來自英國的八音盒,裡面還藏著巧克力……

“家裡有老人孩子,帶給他們嘗嘗鮮!”馬上要回南昌的馬女士也買了很多進口零食:俄羅斯的紫皮巧克力夾心糖、比利時的焦糖餅干、意大利的麥片……

“以前大家都認為火車站賣的東西貴。但中歐班列進口商品可以做到同城同質同價,線上線下同價。高鐵站內站外都是一個價錢。”中歐班列進口商品項目負責人晏豐說。

在日均發送旅客高達12萬人次的鄭州東站,除了二層的中歐班列進口商品超市旗艦店,一層還有中歐班列進口商品優品店和精品店。旗艦店在售商品3000余種,涵蓋了食品飲料、日用洗化、保健用品等,以品類豐富和價格優勢吸引大量旅客。

近年來,中歐班列(鄭州)持續保持高品質運營,常態化運行鄭州始發終到的中歐班列11條,境外貨物集疏網絡輻射30多個國家、130多個城市,境內外合作伙伴超6000家,承運進出口貨物品類超千種。

“吃穿住用行的百貨商品離老百姓最近。我們主動配合市場,積極探索以賣進口百貨為主的自營超市,讓中歐班列的高質量開行惠及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河南中原鐵道旅游集團董事長韓偉說,目前中歐班列進口商品超市已經進駐鄭州東站、洛陽龍門站、南陽東站等8個高鐵站,以及河南省內多家社區門店。

在鄭州市二七區京廣中路,也有一家中歐班列進口商品超市。“這是我們的社區門店之一,與其它進口超市相比,這裡的商品更日常、價格更親民,比如東歐的油鹽醬醋茶、英法的面膜美妝、德國的啤酒等。”韓偉說。

記者看到,來這家超市購物的周邊居民絡繹不絕,有買啤酒的小伙,有買彩妝的女生,還有買麥片和保健品的老人……一位來買咖啡豆和咖喱醬的居民說,他的兒子在歐洲學習和工作多年,去年回到老家工作,“我兒子說,這家超市的咖啡豆很正宗!”

陝西西安

“門到門”運輸,“絲路風味”即刻嘗

本報記者  高  炳

“來,嘗一口新鮮的油潑面!”

走進陝西西安浐灞國際港,愛菊健康生活體驗館裡人頭攢動。一家攤位前,工作人員現場做起油潑面。放好蒜末、辣椒,熱油一潑,“吱啦”一聲香味四溢。“中亞的面粉,搭配陝西的油潑辣子,美得很!”西安市民王永釗說。

制作油潑面的面粉,是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通過中歐班列(西安),從哈薩克斯坦運回來的。作為一家陝西本土糧油企業,愛菊集團是最早享受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發展紅利的企業之一。

2016年3月26日,裝載2000噸哈薩克斯坦油脂的中歐班列(西安)首趟回程班列,緩緩駛入西安新筑車站貨場。依托中歐班列大通道,愛菊集團由此開啟了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種植業和加工廠的序曲。

近年來,愛菊集團在哈薩克斯坦北哈州開展“訂單農業”,指導當地農戶“種什麼、種多少”,初期推廣原料種植150萬畝。當地農場主鮑爾江,就是受益者之一。

“以前,當地糧食沒銷路,價格也不理想。”鮑爾江說,如今有了新變化,閑置的土地充分利用起來,收獲的糧食也不愁銷路,“像吃了顆‘定心丸’,不用再擔心糧食賣不上好價錢了。”

此前,愛菊集團在北哈州建了糧油加工基地,通過中歐班列,將當地優質的小麥、油脂等發回國內,再進行加工銷售。“去年,我們在北哈州建成投用了面粉成品、挂面、飼料等多個加工廠,海外工廠的產量提升了,回程的貨物運量也增加了。”愛菊集團黨委書記劉東萌說,“當地的原材料直接制作成成品面粉、面條等,搭乘中歐班列發運至國內。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買到優質進口商品。”

馳騁在歐亞大陸的“鋼鐵駝隊”,不僅搭起物流通道,還實現了“門到門”運輸。

今年1月10日上午,伴隨一聲汽笛長鳴,滿載1300噸哈薩克斯坦成品面粉的中歐班列通過西安國際港站專用線,緩緩駛入愛菊集團的工業園區。“‘國外倉庫’發運,‘國內倉庫’收貨。中歐班列‘門到門’運輸,省去了汽車擺渡環節,既提升運輸效率,又降低運輸成本。”劉東萌說,班列停靠點距離進口商品超市不到500米,“推著小板車,就能將進口商品送上貨架。”

如今,愛菊集團擁有約1000個銷售點組成的糧油連鎖網絡,截至今年6月底累計從哈薩克斯坦進口小麥、面粉、食用油等農產品40萬噸。

2024年,中歐班列(西安)回程班列佔總開行量的54%。“回程班列越開越多,我們與相關單位建立協調機制,持續優化作業流程,提高作業效率,為物資運輸提供運力保障。”國鐵西安局西安國際港營業部經理趙燕說。

重慶

物流用時短,汽車進口更快了

本報記者  劉新吾

6月18日清晨,重慶團結村站貨場的水銀燈還亮著,印有“渝新歐”標識的中歐班列標准集裝箱排列整齊。箱門緩緩打開時,裡面是一輛紅色的德國轎車。這批汽車將被運往重慶鐵路口岸的“進口汽車保稅倉庫”,經通關、檢測、上牌后,分撥至西部省份各地的4S店。

“這批車6月2日從德國出發,經波蘭、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走阿拉山口入境,全程1萬多公裡,剛好16天。”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市場營銷中心業務經理譚人允說。

自2014年通過中歐班列進口汽車以來,已有超過4萬輛歐洲汽車通過鐵路進入重慶,再分撥至西南、西北10余個省份。

“過去,進口轎車主要靠海運,從德國漢堡港出發,經蘇伊士運河到中國上海,再轉公路到重慶,全程要35天左右。”譚人允說,中歐班列開通后,雖然運輸成本略高於海運,但運輸時間縮短到16天左右,經銷商可快速提貨,與海運形成良性互補。

為更好服務企業,鐵路方面積極創新舉措、提升物流效率。

以前,集裝箱採用木托盤放置轎車,每箱僅能裝載2台轎車﹔現在改用鐵箱,每箱能裝載3台,節省成本。為保障“零損傷”,制定了“定制化運輸方案”:每台轎車都用專用固定架固定,防止行駛中的震動﹔集裝箱內裝有濕度傳感器,一旦超過閾值,自動啟動除濕設備﹔定期更新物流點位,讓廠家和經銷商隨時掌握貨物狀態……

設備在提升,管理也在改進。重慶鐵路物流中心樞紐項目組高級客戶經理王進介紹,過去,列車進站后,各個卸貨環節銜接不夠緊湊﹔現在每一個步驟結束前就通知下一個環節就位,壓縮中間等待時間。

得益於中歐班列物流效率的提升,進口轎車能更快速地送到消費者手上。

6月25日下午,進口的這批德國轎車就停放在重慶中心城區的4S店,消費者張先生試駕后決定買下,“沒想到物流這麼快。”

這正是中國大市場吸引力的縮影。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中國為全球汽車企業帶來重要機遇。

“中國消費者對高品質汽車的需求越來越大。”某轎車經銷商說,“中歐班列讓我們能夠更快地把最新款的車型帶到中國,公司計劃在重慶建立區域配送中心,進一步提升服務效率。”

物流快、市場大,中歐班列的返程貨物越來越豐富。2024年,重慶中歐班列回程貨值達到16億美元,其中汽車、電子設備、機械零件等高端產品佔比超45%。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6日 18 版)

(責編:劉澤、張雪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