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本網專稿

行進中國︱走進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 看“東數西算”加速跑

人民網“行進中國”內蒙古調研採訪團
2025年07月10日09:41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小字號

一場雨過后,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郁郁蔥蔥、氣溫涼爽。看不見的算力和數據在這裡醞釀著新的發展變化。

算力即計算力,是指數據處理能力。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算力已廣泛應用於各領域,向科技、能源、交通、醫療、金融等各個行業加速滲透。

算力可以像商品一樣交易嗎?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多雲算力資源監測與調度平台負責人(以下簡稱多雲算力平台)孫文達給出肯定的答案。“建設好多雲算力平台,未來,自治區內的數據中心以及政府部門、頭部企業、科研機構、金融機構等自有算力資源(含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級算力和量子算力)將接入平台,開展算力交易結算。”

孫文達介紹,當前一方面要讓擁有算力資源的供應商接入平台,另一方面搭建起完善的線上線下交易路徑,讓算力的需求方選擇從平台做交易。

右側為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多雲算力資源監測與調度平台算力交易頁面。人民網記者 寇雅楠攝

右側為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多雲算力資源監測與調度平台算力交易頁面。人民網記者 寇雅楠攝

之所以能搭建起這樣的算力平台,很重要的原因是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有較完善的算力上下游產業鏈。

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明確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以及貴州、內蒙古、甘肅、寧夏等地布局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

同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復函同意內蒙古自治區啟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並設立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要求集群充分發揮集群與京津冀毗鄰的區位優勢,為京津冀高實時性算力需求提供支援,為長三角等區域提供非實時算力保障。

“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2021年9月,呼和浩特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加快布局新興數字技術產業,全力推動數字經濟和制造業深度融合,將培育以大數據、雲計算為特色的電子信息技術產業集群,作為呼和浩特市重點培育的“六大產業集群”之一,全面加速“中國雲谷”建設。多方優勢,開始吸引更多類型的數據中心落地呼和浩特。

和林格爾新區。實習生 李子薈攝

和林格爾新區。實習生 李子薈攝

從全國唯一的大數據基礎設施統籌發展類綜合試驗區,到國家火炬大數據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大數據)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城市、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八大樞紐節點十大數據中心集群……呼和浩特市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獲得了國家的充分認可,也不斷發揮著更大的價值。2024年6月29日,在2024中國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大會上,呼和浩特市被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數據中心委員會正式授予“中國雲谷”稱號。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產業對智能算力的需求與日俱增,呼和浩特將智算中心作為項目引進的重點。在2024中國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大會上,再次落地簽約13個算力項目,總投資金額高達613.45億元。截至目前,三大運營商、主要金融機構、頭部互聯網企業等46個數據中心項目落地建設,已投用總算力規模達到9.1萬P,其中智算規模8.8萬P,佔總算力規模的95%,位居全國八大樞紐十大集群 21個片區前列,位列中國“算力二十強市”榜單第15位,綠色算力指數全國第一。

呼和浩特已經建成包含通用算力、超級算力和智能算力的算力基礎設施體系,並形成了包括運營商,金融機構,以及互聯網頭部企業在內的算力基礎設施與產業平台的數字產業生態。

東方超算雲內蒙古超級大腦項目。人民網記者 富麗娟攝

東方超算雲內蒙古超級大腦項目。人民網記者 富麗娟攝

目前,通過多邊交易體系,呼和浩特數據中心綠電使用比例已超過80%,電力到戶交易價格穩定在0.35元/度左右,是“東數西算”工程十大數據中心集群中綠電使用比例最高、電價最低的地區。為進一步提升綠電使用比例,支持算力及人工智能產業跨境交易,呼和浩特率先啟動建設綠電直供示范項目。

7月12日,2025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大會將於呼和浩特市召開。大會將發布《綠色算力發展研究報告(2025)》《“東數西算”樞紐節點綠色算力指數研究報告》等重要成果,圍繞前沿技術與發展路徑開展深入研討,促進政企學研多方資源對接與合作。(楊義、白波、富麗娟、張力洋、劉藝琳、寇雅楠、趙夢月、孟佳澍)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