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要聞

“守綠”庫布其

2025年07月05日08:41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掃碼看“我在現場”欄目

掃碼看《問沙》直播

  七月的陽光洒在庫布其沙漠北緣的林子裡,沙柳樹、沙棗樹、楊柴、檸條等植物迎著光堅韌生長著,在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境內形成鎖邊林帶縛住沙海。

  “你看那棵沙棗樹,是我爺爺那一代人種下的,已經在這裡生長了70來年了,不容易啊!”杭錦旗什拉召治沙站站長賈文義已經從事治沙工作整整40年,他的爺爺和父親都曾是這裡的工作人員,祖孫三代接續建設和守護沙海中的這片綠洲。

  庫布其沙漠是我國第七大沙漠,曾因風沙肆虐、寸草不生而被稱為“死亡之海”。杭錦旗境內庫布其沙漠面積約1480萬畝,約佔全旗國土面積的52.2%。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杭錦旗在庫布其沙漠北緣建立三個國營治沙站,經過幾代人努力,建成19.95萬畝鎖邊林帶,有效阻止沙漠北擴。

  在防沙治沙的探索與實踐過程中,杭錦旗的治沙人不斷凝結智慧,升級改進技術與設備。賈文義回憶:“上世紀五十年代,我爺爺他們那一代人需要用駱駝從上百公裡外的地方拉回來樹苗,靠一根鐵鍬挖坑種樹﹔如今‘微創氣流植樹’技術、打坑機等設備的應用,大大提高了造林效率。我父親那一代的治沙工人經常領著自己的娃娃到沙漠裡播種檸條、楊柴、花棒等植物種子﹔現在無人機飛播等新技術能更快、更准、更廣地在沙漠中播撒種子。”

  穿沙公路兩旁綠意盎然,光伏“藍海”涌動著“綠能”﹔越來越多的人來這裡學習庫布其沙漠治理經驗,越來越多的人來這裡體驗沙漠旅游的神奇魅力。在一代代治沙人的堅守與付出中,如今的杭錦旗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同推進的創新之路。按照“兩帶、三區、兩線”規劃,採取“北鎖南堵中切割”策略,實施“鎖住四周、滲透腹部”的治沙方式,結合“路、電、水、訊、網、綠”綜合措施,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打響后,杭錦旗計劃2024年至2030年期間完成生態修復1092.3萬畝、光伏治沙200萬畝,庫布其沙漠治理率達70%以上。

  “三分種樹、七分管護,防火、防治病虫害、保護野生動物等都是我們的工作職責。我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林木管護、鞏固治沙成果上,接續傳遞防沙治沙‘接力棒’,守護好來之不易的綠色家園,為庫布其沙漠增添更多綠色。” 賈文義說。(記者 李卓 王曉博 王鵬)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