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爾旗:荒山披綠 果園生金

仲夏時節,走進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暖水鄉德勝有梁村集體果園,碧綠的蘋果樹上一顆顆瑪瑙似的幼果挂滿枝頭。這塊曾經被稱為“地球癌症”的砒砂岩裸露區,如今已被成片的蘋果樹、山杏林、山桃林覆蓋。這片土地用20年時間,實現了從“荒山禿嶺”到“花果之鄉”的蝶變,不僅創造了生態修復的奇跡,更讓群眾端上致富的金飯碗,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照進現實。
“德勝有梁村有2300多畝蘋果林,其中,村集體果園前幾年初挂果時產量兩萬多斤,今年應該可以達到6萬多斤。”7月2日,德勝有梁村黨支部書記趙勇軍時介紹說,近年來該村通過發展蘋果產業,實現村集體年收入近200萬元。
准格爾旗暖水鄉立地條件較差,生態環境脆弱,砒砂岩區佔全鄉面積的一半以上,發展傳統農業希望渺茫。從10多年前開始,德勝有梁村帶頭在這一片溝壑縱橫中培育出了“暖水山地蘋果”,並且在2020年成功入選了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產品名錄,品質遠近聞名。如今,暖水鄉已引進寧豐、寒富、煙富、蒙富、紅心二號等12個優質蘋果品種,並成功建設准格爾旗蘋果科技小院,通過智慧化的種植模式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准格爾旗,將林果經濟發展得風生水起的村鎮不在少數。走進龍口鎮公蓋梁村集體經濟果園,烈日炎炎下,技術人員正在進行果園的夏季管護。
“我們村的集體經濟果園是從2019年開始建設的,發展到現在有蘋果樹30畝,還有十幾畝西梅、雞心果。2024年賣了7000多斤蘋果,今年的結果量也非常好。”龍口鎮公蓋梁村黨支部書記劉旦說。
近年來,龍口鎮依托“一村一品”因地制宜發展林果經濟和庭院經濟,開辟了集生態旅游、休閑觀光、採摘體驗於一體的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不僅拓寬了林果產品的銷售渠道,還通過旅游服務等附加產業提升了整體收入,促進了鄉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截至2024年底,准格爾旗林果有效面積達192萬畝,初步形成了以蘋果、沙棘、山杏為主,以綠色有機生產為目標的特色林果產業格局。如今,准格爾旗還在持續推進生態建設,催生出以林果產業為主的生態經濟,探索出一條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雙贏的致富振興路。(記者 郝雪蓮 准格爾旗融媒體中心記者 黃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