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通遼市科左中旗寶龍山鎮:生態養殖“致富鵝” 奏響鄉村振興曲

2025年07月03日10:41 |
小字號

走進通遼市科左中旗寶龍山鎮東煙燈吐嘎查張永勝的大鵝養殖基地,隻見6000隻大鵝在寬敞的場地內悠然自得。它們或在水中嬉戲,或在草地上覓食,場面十分壯觀。張永勝從2016年開始養殖大鵝,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市場對大鵝的需求日益增長,且本地具備良好的養殖條件,便毅然決定投身大鵝養殖行業。“今年是我養鵝的第八個年頭,我也從第一年嘗試養2000隻發展到今年養殖了2萬隻。隨著養殖經驗的增加,我現在也越來越自信。”張永勝介紹著自己的養殖歷程。

張永勝在養殖場飼養的大鵝。張都日娜攝

張永勝在養殖場飼養的大鵝。張都日娜攝

大鵝有適應能力強、經濟效益高、生長速度快等優勢,從鵝苗到出欄,生長周期較短,一般幾個月就能達到上市標准,可快速實現經濟效益。“養殖大鵝賺錢快、周期短,一般兩個月就出欄上市,回錢快。飼養一隻大鵝的純利潤能賺20元。”張永勝說。

在養殖過程中,張永勝始終堅持綠色、生態的理念。春季,他在養殖場種植草木,為大鵝提供了天然的覓食場所。除了讓大鵝自由採食水草,張永勝還精心調配飼料,確保大鵝攝入充足的營養。隨著養殖技術的日益成熟,張永勝的養殖場規模也不斷擴大。從最初的2000隻大鵝,發展到如今每年出欄2萬隻,他的養殖事業蒸蒸日上。

“我的養殖方式是半放牧形式,科學配備飼料,圍欄圈養20天左右放牧,放牧后再進行催肥。”張永勝講述著他的飼養方式。

近年以來,科左中旗因地制宜,積極探索養殖新模式,促進養殖多樣化發展,通過養殖雞、鵝等,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科左中旗寶龍山鎮政府工作人員李高飛介紹:“我們根據各嘎查村的實際情況指導農戶發展養殖業,形成了養殖雞雛、大鵝、肉牛、肉羊等特色養殖嘎查村。以點帶面,推進寶龍山鎮養殖業全方位發展計劃。”(張都日娜、高鑫磊、李明慧、吳志興)

來源:科左中旗委宣傳部

(責編:張聿修、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