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企業自主創新闖出一片“藍海”

鄂托克經濟開發區大型煤化工企業夜間生產場景。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而擁有創新力與競爭力的企業,才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今年以來,鄂爾多斯緊扣自治區“六個行動”部署,以政府“全力幫”與企業“埋頭干”雙向奔赴,助推企業攻堅克難、快速發展。今年一季度,鄂爾多斯地區生產總值1399.7億元,一、二、三產業同比分別增長6.0%、6.1%和4.2%。
6月25日,記者走進達拉特經濟開發區建亨奧能鈉鹽電池生產車間看到,自動化機械臂有條不紊地高效組裝電芯,工人則專注於進行最后的質檢。
作為全球鈉鹽電池領域的佼佼者,內蒙古建亨奧能科技有限公司憑借幾年來堅持不懈的自主研發,推出了全球首款720V高壓鈉鹽電池,在國內外競爭進入白熱化的儲能行業開辟出一片“藍海”。
“該電池在零下40℃到零上60℃的區間均可正常工作,且循環壽命長,循環次數可達7000次,採用固態陶瓷電解質,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即便遭遇槍擊或碰撞也不會出現燃燒爆炸的情況,遠超傳統鋰電的安全性能。”該公司技術總監王佳介紹說。
據了解,該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成為全球自動化程度最高、產業鏈最完整的3GWh鈉鹽電池生產基地,預計年產值達60億元,利稅3.9億元。
在新興產業突破技術瓶頸、開創先河的同時,傳統行業也依靠節能降耗、升級迭代獲得新生。
近兩年,由於煤化工行業原料價格高位運行、產品市場需求不足,投資22億元、年產煤制甲醇30萬噸的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西北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北能化)連續6年虧損。今年前4個月,公司利用煤炭價格下行及甲醇市場需求穩中有升的有利時機,制定減虧紓困方案,實現盈利1741.81萬元。
走進公司辦公樓,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一張2025年減虧紓困超億元挂圖作戰責任清單,每完成一項就會張貼一面小紅旗,展板上飄紅一片。
西北能化公司董事長任安全介紹,他們“抽絲剝繭”著眼於打通發展梗阻,充分調動人、財、物等各方面的資源,制定“降本創效實施方案”、53+挂圖作戰責任清單、“我為降本增效獻計策”等舉措,努力實現扭虧為盈。
由於責任清單方向明確、獎懲有度,在公司400名員工當中也快速掀起了人人參與降本創效的熱潮。
在淨化合成車間控制台前,主操人員的指尖在鍵盤上飛快滑動。“現在異丁基油採出量下降了,甲醇產量就增加了。”該公司生產技術部部長陳四華指著精甲醇流量曲線介紹,“我們把預塔回流的異丁基油注入常壓塔二次提濃,僅這一項技術工藝優化,一季度就多回收精甲醇114噸,直接創效25萬元!”
就在4月份,鄂托克旗工信和科技局組織申報的鄂爾多斯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專項資金項目中,電冶、東日等企業累計獲得494.19萬元支持,為企業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政策引導與資金扶持。
在科技創新領域,鄂爾多斯市“科技新政30條”2.0版為企業提供強力支持,如研發投入后補助、技術交易獎補等,累計兌現獎補資金4.49億元,惠及600多家自主創新性企業。
2024年,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內蒙古新威遠化工有限公司和內蒙古雙欣環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獲中央財政資金支持,成為行業標杆。在剛剛公布的《內蒙古自治區2025年創新型中小企業名單》中,鄂爾多斯有102家企業上榜,以技術創新為代表的市場主體不斷涌現。
面對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鄂爾多斯越來越多的企業憑借堅韌不拔與勇於創新的內生動力,大踏步邁入行業領軍梯隊。(記者 毛鍇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