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內蒙古頻道>>盟市>>赤峰

奮力當好蒙東地區發展“領頭羊”

——來自赤峰市經濟運行一線的報告

2025年06月24日07:39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小字號

  仲夏6月,赤峰欣欣向榮。

  行走在紅山大地,目光所及處處涌動著“大招商”“大建設”“大發展”的澎湃熱潮,處處迸發出爭先進位、“賽馬比拼”的蓬勃活力。

  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赤峰經濟持續逆勢上揚。

  1—5月,赤峰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0.8%,居全區第三﹔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0.8%,居全區第六﹔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總量達268.3億元,居全區第三……

  更讓人欣喜的是質量嬗變:新興戰略產業快速崛起,接續動力強勁﹔傳統產業蓬勃發展,新增長點相繼涌現。

  良好發展態勢背后,“密碼”何在?

  登高望遠天地闊。赤峰市委書記唐毅在市委八屆八次全會發出動員令:赤峰市要在自治區“闖新路、進中游”中樹立更高目標、實現更大追求、作出更多貢獻﹔要在區內快速崛起,在國內擴大影響,重振雄風,再塑輝煌。

  戰鼓催征開新局。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加快落實“五大任務”,接續做好“六個工程”,大力抓好“六個行動”,全力以赴推動工業經濟、項目投資、市場消費等領域保持向上向好勢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實現了晉位升級,經濟運行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顯優”良好態勢。

  重大項目“滿弓勁發”——

  今年,赤峰安排重點項目759個,總投資4624億元﹔已開復工672個,開復工率88.5%。招引項目334個,到位資金137億元,居全區第四﹔同比增長63.48%,居全區第一

  從空中俯瞰,西拉沐倫河碧波蕩漾,水面倒映著聳立的群山,水天一色的高峽平湖蔚為壯觀。在西拉沐倫河畔,一座總裝機容量1200兆瓦的抽水蓄能電站,正在加快建設。

  芝瑞抽水蓄能電站項目,位於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芝瑞鎮境內,這是自治區“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重點工程和蒙東地區首個抽水蓄能項目。

  正值建設黃金季,施工現場機械設備轟鳴作響,巨大的裝載機揮舞著鋼鐵巨臂,建設者趕進度、搶工期晝夜奮戰不停歇。

  “6月初,該項目下水庫工程蓄水已順利通過驗收,預計在2026年首台機組將如期投產。”項目工程部副主任尤恆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赤峰多地重大項目建設捷報頻傳。從交通基建到產業升級,從能源開發到民生工程,一大批重大項目加速推進。

  一個重大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為給經濟增長提供有力支撐,赤峰市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擴大有效投資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打開發展新局面。

  “‘十五五’開局在即,赤峰市不斷加強延鏈補鏈強鏈重點項目謀劃,並超前謀劃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項目。截至目前,全市共謀劃儲備‘十五五’重大項目2052個,成功抵達萬億賽道,實現‘項目跟著規劃走’。”赤峰市發改委主任鐘佳陽說。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招商引資就是經濟發展的“活水源”。

  “招引項目是一場持久戰,更是攻堅戰,必須把責任扛起來。”赤峰市委副書記、市長欒天猛對招商引資工作提出明確要求,政府、行業主管部門“一把手”必須拿出“攻山頭、打硬仗”的狠勁和拼勁,用心用情用力與企業同頻共振、共克時艱。

  今年,赤峰市在推進以商招商、大使招商、委托招商等傳統招商方式的基礎上,全面吸收先進地區先進經驗及做法,結合赤峰實際,積極推動資本招商,開展場景招商,推進科技招商,優化委托招商,鼓勵“揭榜挂帥”招商,開辟了招商引資新路徑。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在赤峰,每一個項目落地都要經歷多輪對接洽談、反復研究論証的復雜過程,工信、能源、高新區等部門和相關地區在手續辦理、政策指標、綠電供應等方面,都要全力為企業量身定制個性化解決方案,最終促成項目落地開花。

  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新興產業“新芽成大樹”。當前,赤峰以重大項目為抓手,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夯實實體經濟根基。

  “我們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兩大產業集群和鋰基、鋁基、冶金、化工、氫能5個特色優勢產業,統籌利用好各方資源精准招商,取得良好成果。”赤峰市投資和促進局局長郭澤民說。

  今年1—5月,全市實施招商引資項目334個,引進國內區外到位資金137億元,居全區第四﹔同比增長63.48%,居全區第一﹔完成年度目標的21.2%,較去年同期增長近7個百分點,實現招商引資“開門紅”。

  放眼紅山大地,新開工項目厲兵秣馬,在建項目快馬加鞭,建成項目達產投用,廣大黨員干部全力以赴抓項目、廣招商、促發展步履鏗鏘,為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

  產業集群加快崛起——

  搶佔新能源、新材料兩大賽道,緊盯338個重點項目,堅定不移推進鋁基、鋰基、冶金、化工、氫能五條千億級產業鏈建設

  6月18日,赤峰東山產業園金通銅業項目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派繁忙景象。

  “年產30萬噸陰極銅項目,已經完成60%建設任務。”赤峰金通銅業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鐘立樺介紹,這個總投資40億元的項目今年末建成投產,屆時企業陰極銅年產能將躍升至55萬噸,硫酸產能200萬噸,產值突破400億元。

  金通銅業項目的火熱建設,正是赤峰市錨定產業方向、全力構建五條千億級產業鏈的生動縮影。作為“中國有色金屬之鄉”,赤峰市坐擁世界最大的鋰雲母礦儲量、北方最大銅冶煉產能以及長江以北最大磷肥生產企業,資源稟賦得天獨厚。

  今年以來,赤峰市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以鏈式思維全面謀劃、深入布局,全力構建鋰基、鋁基、冶金、化工、氫能五條千億級產業鏈條,加快建設現代工業體系。

  鋰電全鏈布局。今年4月,內蒙古維拉斯托礦業獲維拉斯托鋰多金屬礦採礦許可証。公司董事長劉國慶說:“先露天開採,后轉地下開採,一期露天工程力爭2026年7月底投產。”目前公司已攜手大地遠通、遠景集團謀劃多個項目,全力打通鋰電產業上下游。

  冶金提質增效。中唐特鋼成功研發SPA-H耐候鋼,接到南美洲、非洲、東南亞等地訂單﹔遠聯鋼鐵建成投用水處理中心、超低排放改造等項目,實現工業廢水“零排放”,間接增創效益1.7億元。作為我國北方最大銅冶煉基地,赤峰鋼鐵產能已達640萬噸,居全區第二。

  化工集群升級。大地雲天化工新增7台自動包裝機提效,預計2026年產值、利潤翻番。赤峰遠邦化工年產2萬噸氨基磺酸項目穩步推進,建成后將成為內蒙古首家氨基磺酸生產企業。目前,赤峰化工產值突破百億元,已形成生物化工、煤化工、氟化工及化肥為主體的產業體系。

  鋁基蓄勢突破。赤峰東山產業園內,東山鋁業一期50萬噸電解鋁項目即將投產。其周邊,索通碳素廠、中秦鋁業、中信戴卡鋁深加工、中天鋁業等正形成鋁業集中區。隨著東山鋁業100萬噸電解鋁產能釋放,赤峰鋁產業將實現全鏈條發展。

  氫能前瞻布局。遠景零碳技術(赤峰)有限公司將風、光產生的綠電轉化為綠氫、綠氨﹔一牆之隔的慕帆能源科技則通過自主研發零碳氫氨燃氣輪機,提供綠色電源,持續延鏈補鏈。

  聚企成群、串珠成鏈,承載赤峰工業騰飛的五條千億級產業鏈,正在加速崛起。

  1—5月,赤峰市工業交出亮眼答卷,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0.8%,居全區第三位。

  從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到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赤峰正以“新”促“質”,加速凝聚新質生產力的躍升動力。

  對外貿易動能澎湃——

  1—4月,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27.3億元,總量居全區第二﹔同比增長8.5%,高於全區平均增速8.2個百分點

  外貿,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也是觀察開放活力的“晴雨表”。

  6月,羊絨企業生產熱火朝天、如火如荼。記者冒酷暑來到赤峰東榮羊絨股份有限公司,這家企業曾連續15年躋身國家羊絨行業出口排名前十名,連續22年位居赤峰市出口創匯前三名。

  在生產車間,記者看到249台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電腦編織機,正在為歐美國家的訂單加緊趕工。

  “我們再用2到3年時間,將在蒙東地區把羊絨產業做到百億產值,未來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勢,力爭實現‘雙循環’。”公司董事長程旭東說。

  在赤峰金通銅業電解廠陰極剝片機組的操作室,進口的電解機器人嫻熟地將陰極銅片剝片、碼垛。“陰極銅產量達25萬噸,預計2026年將建成總產能55萬噸規模。我們正在推進與俄羅斯礦的對接,外貿訂單量將實現新突破。”赤峰金通銅業有限公司原料採購主管王東雷說。

  金通銅業是冶金原材料進口企業的代表。如今,赤峰市以銅、鋼為支柱的千億級冶金產業集群,已經成為支撐全市進口規模持續擴大的主力軍。

  1—4月,銅精礦進口總額突破90億元,約佔全市進口總額的75%,同比增長20%以上。

  亮眼的數據,離不開政策的強力支持。

  今年,立足全市礦產資源、原材料、糧食、木材等進口,化工、羊絨、羊絨制品、雜糧雜豆、醫藥等出口,赤峰市積極推動全市優勢產業開放合作,通過完善獎勵激勵政策,引導企業參與國內外展洽會,助力企業開拓新市場、獲取新訂單,培育形成了一批產業優勢明顯、創新驅動突出的外貿骨干企業,外貿市場規模不斷壯大。

  赤峰外貿動能充沛、韌性十足,外貿結構呈現諸多亮點——

  在增速中看到分量,在需求中看到潛力。1—4月,赤峰市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出口額10.15億元,同比增長15.7%,外貿出口保持穩定增長。

  經營主體百花齊放,外貿“朋友圈”持續擴容。全市進出口實績企業達到132家,對外貿易伙伴發展到80多個國家(地區)。

  開放平台綜合實力持續提升。1—5月,赤峰保稅物流中心進出口總額達5.98億元,同比增長164.87%﹔在全國85家保稅物流中心中排名第20位,在自治區5家B型保稅中心中排名第一。

  中歐班列實現擴容提質增效。截至今年5月,全市已累計開行中歐亞班列64列,承運40英尺集裝箱3177個,貨值8.1億元。

  海陸空多式聯運通道全面貫通。1—5月,赤峰市共發出66列“公轉鐵”鐵海聯運班列,貨值8834.5萬元。

  加快培育外貿新增長點。1—4月,全市加工貿易額13.32億元,同比增長21.8%,膨潤土實現出口額0.9億元,同比增長243%。

  從一條班列專線到東西南北四向齊發“一張網”,一個打造高水平開放型經濟的赤峰,正在萬裡聯通、開放發展的道路上向前奔跑。

  消費市場活力四射——

  1—5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總額268.3億元,居全區第三﹔同比增長7%

  進入仲夏,赤峰各大商圈人氣高漲,停車場一位難求﹔餐飲飯店生意火爆,等位叫號成常態﹔旅游景區游客爆滿,迎來客流高峰……增速向穩、增量向新,活力涌動的消費市場,為赤峰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今年,赤峰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以更大力度促消費,一系列加大擴圍的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精准有效——

  聚焦民生換新需求,實施“以舊換新”擴圍行動。赤峰市圍繞汽車、家電、3C數碼、家裝廚衛等重點領域,指導企業和金融部門及時推出優惠政策,通過規范管理、疊加資源、強化宣傳等方式,持續推動消費提檔升級。

  1—5月,全市通過以舊換新政策累計達成交易18.4萬筆,帶動消費16.6億元。

  消費結構持續升級,帶動餐飲、住宿、文創等多個行業向好向新。

  1—5月,全市圍繞汽車、石油、百貨、餐飲等重點領域,以“嗨逛赤峰”“樂購赤峰”為主題,開展“玉龍盛惠”系列消費促進活動692場,帶動消費20.3億元。

  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赤峰市依托現有商業載體,引導各旗縣區因地制宜打造地標式特色商業街區。同時,推動中心城區大型商超創新經營模式、升級消費載體,引導萬悅城重裝開業,引進新消費品牌﹔助力眾聯時代城引入“胖東來”模式﹔指導萬達廣場布局“二次元”場景﹔推動新華步行街進行提檔升級等,實現傳統商圈從“單一購物”向“多元生活方式”轉變。

  創新供給激發消費潛能,大力實施“文旅體農商融合發展行動”,著力構建“農業夯基、文化鑄魂、旅游賦能、體育聯動、商貿流通”消費新格局。

  當好“領頭羊”,跑出“加速度”。奮楫逐浪的赤峰必將持續向前,在蒙東地區全面振興中書寫新篇章,為自治區“闖新路、進中游”作出更多貢獻。(記者 魏娜)

(責編:張雪冬、劉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