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歡歌一路游
——興安盟以“歌游內蒙古”品牌建設推動文旅產業提質升級

阿古達木、白珺安演唱《火火的紅馬鞭》。
草原歡歌。
游客齊聚阿爾山。
“科右前旗北疆烏蘭牧騎惠民演出月”活動在歸流河生態公園啟動。
安代舞《禮贊歡歌》。
“歌游內蒙古 嶺上新興安 群文贊北疆”2025迎新年群眾專場文藝晚會。
烏蘭圖雅“花開四季”演唱會現場。
游客在阿爾山聖泉廣場跳起歡快的舞蹈。
游客漫步在氧心森林浴道。
當音符遇見山河,當旅行被譜寫成歌,一場音樂與文旅深度融合的盛宴正在興安嶺上興安盟拉開帷幕……
當前,興安盟依托“歌游內蒙古”品牌建設,將“歌+”和“+歌”落實到“吃、住、行、游、購、娛”等各環節,並將音樂基因植入文旅全產業鏈,形成了一批獨具特色的“歌游內蒙古”創新產品。實現了政策落地、資源整合與品牌創新的高效協同,推動了文旅產業的持續升級,讓各地游客“一路歡歌,一路游”。
政策落地的“興安速度”
2024年,自治區發布《“歌游內蒙古”區域文旅品牌建設行動方案》后,興安盟率先推進文旅品牌創新發展,迅速將“歌游內蒙古”與本地特色活動“天天那達慕”深度融合,成功舉辦全區首場“歌游”主題活動——烏蘭毛都草原音樂節。
舞台之上,以音樂為媒,搭建起友誼的橋梁﹔舞台之下,游客與牧民們手牽著手,隨著音樂的節奏起舞,歡聲笑語匯聚成一片歡樂的海洋。“這是我們第一次來到那達慕、第一次參加草原音樂節,和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歡聚在一起,感覺如同家人一般。音樂讓我們之間沒有距離,唯有歡笑與溫暖。”北京市的游客李婉秋難掩內心的激動。
“歌游內蒙古”品牌建設專家組組長於沖先后兩次帶隊赴興安盟實地指導並開展專題培訓,為興安盟量身定制了系統化建設方案,並創新提出“歌游療愈”這一差異化子品牌。興安盟將音樂療愈元素植入四星級、五星級等大型酒店服務,全盟已培育首批12家歌游療愈主題酒店。興安盟建國飯店挂牌全區首個“歌游療愈主題酒店”,客房內安裝語音控制音響,可定制音樂歌單、療愈食譜,並配備零壓床墊、零壓枕,為游客提供獨特的音樂療愈體驗﹔興安盟與北京大學藝術與健康管理實驗室主任金曼團隊合作,在“5·19中國旅游日”發布“金聲曼舞·怡養之旅”產品,開設能量合唱、自然音樂會、森林瑜伽、民族舞蹈工坊等課程,品牌體系建設更加完善。
與此同時,興安盟通過基層推薦、平台篩選、與專業機構合作等方式,分類建立涵蓋非遺傳承人、旅游主播、網紅歌手、民間藝人等專業人才1000余人在內的“歌游內蒙古”人才庫,並推薦歌游人才進展會、進景區、進商圈、進社區、進酒店,深度激發“歌+”消費潛力。其中,吳蘭蘭、阿古達木、白珺安、“草原摩登小姐妹”“黑駿馬四杰”等網紅歌手在雪村大舞台傾情獻唱,有效延長了游客的駐留時間,讓每一位游客都能充分沉浸在這獨特的文旅體驗之中。
此外,充分發揮“文化村長”烏蘭圖雅、呼斯楞、李德戈景等文藝工作者作用,每年定期深入興安盟各地開展演出。6月7日至8日,“文化村長”呼斯楞、李德戈景率領“最美”文藝志願服務隊走進突泉縣與科右中旗,連續開展多場兼具北疆文化特色、群眾互動性強的文藝志願服務與交流活動,通過藝術培訓、惠民晚會、校園傳承等形式,將“文化大餐”送到群眾和游客身邊。
“‘文化村長’是榮譽更是擔當。我們團隊的宗旨始終是尋找最美、發現最美、奉獻最美!”內蒙古文藝志願者協會副主席、科右中旗代欽塔拉蘇木代欽塔拉嘎查“文化村長”呼斯楞還發出盛情邀約,歡迎各地游客走進興安盟,感受這裡的風土人情。
文旅融合的“興安模式”
盛夏來臨,位於阿爾山市伊爾施地區的澗山喜山民宿,成為人們心中的“香餑餑”。這裡依山傍水、空氣清新,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戶洒在床榻上,窗外山林間鳥兒歡唱,與“歌游內蒙古”首批推薦的經典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中描繪的場景相互映襯,讓游客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
按照植入“歌游內蒙古”品牌標識、營造音樂場景、創新“歌+”體驗、設計“+歌”沉浸式場景等標准,經基層推薦、文旅部門評選,設立動態管理的載體名錄。在“5·19中國旅游日”興安盟分會場活動暨2025年阿爾山杜鵑賞游季啟動儀式上,興安盟發布首批100家“歌游內蒙古”活動載體,並對“歌游”主題品牌授牌,涵蓋歌游主題街區、飯店、民宿、旅行社、示范基地、示范區、文創實體店、旅游景區、特色餐飲店、文旅推介官等10類83家企業和12名個人。
目前,興安盟A級景區及重點文博場館均植入“歌游內蒙古”品牌標識,並提供多元化的音樂體驗場景。其中,科右前旗歸流河生態公園是全區首個“歌游內蒙古”旅游街區,集音樂演藝、露營、觀影、文創、購物、美食等於一體,2024年冬季運營以來接待游客突破30萬人次,帶動消費2400萬元。
6月7日,“科右前旗北疆烏蘭牧騎惠民演出月”活動在科右前旗歸流河生態公園啟動。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裡,來自科右前旗各蘇木鄉鎮的24支北疆烏蘭牧騎隊伍將在每周六和周日晚上,為居民游客獻上精彩的文藝演出。綠水種畜繁育中心塔米爾文藝演出隊領隊任春霞說:“我們表演的節目都是大家精心編排的,隊員們積極性都非常高。我們還會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表演更多的優質節目,用嘹亮的歌聲歌頌幸福生活,用優美的舞姿展現美好期待,讓更多人領略草原文化的獨特魅力。”
阿爾山氧心森林浴道將療愈音樂與森林徒步結合,融入叢林藝術、瑜伽冥想等十余種業態,成為森林康養拳頭產品﹔啟動“歌游內蒙古·百名導游領跑計劃”,導游統一使用“歌游內蒙古”標識的導游帽和導游旗,教唱內蒙古經典歌曲……通過系統化的音樂場景設計,興安盟推動景區實現從“視覺觀光”到“多感體驗”的升級,有效提升了重游率和口碑傳播。端午假期,興安盟涌向戶外活動人數達150萬人次,更多游客和群眾在歌聲相伴的旅程中領略興安盟的自然之美、四季之韻、天籟之音。
產業升級的“興安力量”
“要是有人來問我,這是什麼地方?我就驕傲地告訴他,這是我的家鄉……”悅耳的歌聲在火車車廂內響起,烏蘭牧騎隊員帶來的精彩演出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更是吸引了游客和烏蘭牧騎隊員齊聲合唱。“我是第一次去阿爾山,沒想到坐火車還能聽一場‘音樂會’,真是有趣的體驗。這裡的人特別熱情,讓我倍感親切。”河北省唐山市游客張園對此次阿爾山之旅充滿期待。
興安盟深入挖掘“歌游+”平台,提升帶動消費的潛力,創新推出烏蘭浩特=阿爾山K7595/7596次“歌游內蒙古 夢幻阿爾山”音樂主題列車,5節列車按照民族、東北、冰雪、草原四個特色主題裝飾,將旅途轉化為沉浸式體驗新場景。2024年11月開行以來,先后舉辦10場列車音樂會,搭載游客6400余人,列車音樂會期間列車上座率達到100%。
冬季旅游期間,“歌游內蒙古”系列創新產品也讓興安盟得天獨厚的“冷資源”不斷產生“熱效應”,帶來了旅游經濟增長紅利。“附近賓館的十幾間客房幾乎都亮著燈,而往年這時候都是黑燈瞎火的。”在阿爾山市經營一家冰煮羊火鍋店的張孝生回憶說,“過去一到冬天,我就會打烊休息。今年不一樣,我可以繼續開店,而且生意還不錯,這讓我對阿爾山的旅游發展充滿信心。”
旅游熱度持續增加。興安盟精心設計的“興安嶺上踏歌行”歌游內蒙古四季主題線路,已發布春、夏兩季線路19條,實現了景區景點音樂全覆蓋﹔同步啟動旅游沿線網紅飯店挖掘宣傳,開發“歌游內蒙古”主題文創產品七大類。目前,草原秘境線路中草原宿集兩家酒店線上預售度假套餐銷售額已突破1000萬元,旺季房間銷售一空。
興安盟還創新將“歌游內蒙古”品牌打造與“北疆文化建設提升行動”相結合,完成編創百部文藝精品、提升百個文化驛站、推出百個最佳旅游觀賞地、舉辦百場文藝活動、深化百家媒體聯盟、邀請百名達人宣傳興安、組織百場烏蘭牧騎演出、講好百個北疆文化故事、舉辦百場村晚、創作百首村歌“十個一百”工程,在全區率先完成“村長、村歌、村晚”三部曲,成為“歌游內蒙古”品牌建設的重要載體。
在豐富文旅產品供給方面,興安盟積極組織開展歌游廣場舞活動,每天有10萬人次參與廣場舞﹔開展文藝精品創作,紀錄片《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贊歌》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舉辦“逐夢鄉村·我們的舞台”農牧民文化活動,展現農牧民風採﹔承辦“村歌嘹亮”2024內蒙古村歌大擂台,豐富游客的旅行體驗,促進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嶺上興安盟,處處有歌聲,萬物在歡唱。興安盟正以“歌游內蒙古”品牌建設為引擎,聚焦游客需求,豐富業態、設置場景、提升服務,將遼闊草原上的動人旋律,轉化為驅動文旅產業升級、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增強區域文化軟實力的磅礡力量,讓“歌”與“游”在祖國北疆交相輝映,為文旅產業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新活力。(高敏娜、許文軍)
(圖片由興安盟融媒體中心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